标签:
高尔夫体育改动作右侧发力左右侧发力 |
分类: 我的中年人学球方式 |
左右身体的发力问题
维清
前段时间,小郁发帖谈到身体的右侧发力,我跟了一句,业余打球初期是右侧发力,然后是左侧发力,然后才是左侧引导右侧发力,现在有时间谈谈我的具体的分析。
左右侧身体的发力问题,是一个常常困扰业余人的问题,尤其是好琢磨的人,当初我也为此困惑了很久,看了很多书,都没有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即使是大牌球员的著述,也很少涉及到这个问题,所以我做了很多思考,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大家都知道身体发力是有顺序的,因为高尔夫挥杆分为上杆、下杆两个部分。如果还要细分的话,或者说是公认的几个关键节点:1、准备姿势;2、上杆;3、转换;4、下杆;5、击球;6、收杆,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最后的下杆、击球、收杆应该是一体的,区分只是为了迎合人的直观认知,尤其是对于动作不正确的业余球友来说,在下杆途中,变异挥杆轨迹,直接击球,或者击球后,再摆出特别的造型等,都让下杆阶段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段落。
既然有发力顺序,那么怎么来实现这个顺序?这里有身体的适应能力问题,最好的高尔夫挥杆身体,必须具备将挥杆身体拆解开来的能力。高尔夫身体需要以腰部为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高尔夫还需要以头部为中轴线,将身体分为左右两侧。一个高水平的高尔夫选手可以随心所欲的支配身体的任何部分。
有的初学者开始就是打不到球,为什么?原因就在于高尔夫的挥杆,涉及的关节、肌肉太多,突然开始挥杆,没法协调各部分的工作,自然打不到球;而那些一上手就可以将球打得很远的人,一般过去都具有很强的运动经历,因其它运动,训练了身体的各种功能,转换过来就可以为高尔夫所用。当然如果是从另一项运动,转到高尔夫来,最后想要登顶高尔夫的巅峰状态,过去的经历又很容易成为阻碍,这里就不展开了。
1、
初学的都知道,开始最大的毛病就是大右曲。这是一个学球的必然过程,我觉得只要不打倒隔壁打位的球友,不必太在意,因为这是客观存在。
我极力反对,有人用杆面内扣的方式来调整球路,有些打球多年的球友,已经可以打到了八十多杆了,准备姿势还是的杆面完全内扣,这就是初学时养成的坏习惯,一旦身体接受,再改很难,成绩的瓶颈也会很早出现;只能打一种球路,当然只做锻炼身体为主的周末球友,这些都不是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大右曲,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都是以使用右手为主,顺其自然的就发展成为右手主导的发力模式;此时,身体击球的模式还没建立,初学者只有一个方向,就是用右手猛力击球。
这个时候初学者身体是僵化的,当右手大力击球的时候,左侧身体还非常板结,因为我们常用右手,所以右侧身体相对左侧要柔软,于是,当柔然的右侧撞向死板的左侧,被反弹回来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反弹回来的柔软右侧,自然只能在自己身体的正面找出路。身体正面的出路,从击球的效果来看,就是大右曲,因为此时杆面的打开是没法控制的。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经常谈到,初学不能控制杆面,要去学习身体击球的方法,各种弹道只是身体学习的参考,是纠正身体动作的依据。此阶段调整杆面,只是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而已。
高尔夫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想成为高手,第一年的任务是建立起良好的挥杆意识,把身体打松弛了,让自己具备学习标准挥杆的身体能力,或者说达到自己身体最佳的状态,这时候学习并建立的挥杆模式,才会是最佳的。
2、
很多打球多年的球友都会有感慨,初学以后,打了一段时间,经历了痛苦的大右曲阶段,这球忽然笔直,成绩也大幅提升,犹如恋爱期结束,直接进入蜜月期,只是这蜜月很短,转瞬即逝,如果这期间有人比较得瑟,还提前进入改挥杆的程序,那么好成绩的阶段就更短了。
原因就在初学者练习一段时间以后,经过大量运动,原本僵硬的左侧身体也开始松动了,具备了配合挥杆的能力,右侧的力量逐渐可以通过左侧的身体;而且,此时的左侧并不是完全柔软,还有一点点僵硬,无意中正好作为一个完美挥杆所需要的那一点点必要的支撑,这击球笔直的原因就在这里。当然大多数人都是无意识的享受这阶段性红利;既然是无意识,就很容易失去了。比如有人贪心不足,为了更好成绩而改动作,如果还没意识到左侧的支撑的重要性,那么这挥杆必然会乱,还因为原来的无意识,寻找原来的支撑点就变得非常困难那;这支撑点需要很好的教练来完成,你找不到好教练,那么完美挥杆也就找不到了;还有的人不改动作,虽然可能会多几天美妙,但是蜜月终究要过去,击球开始频频出现拉左,怎么也控制不住,找各种方法都不见效,基本上就是左侧支撑消失的结果之一。
因为初学者升级到资深初学者,练球很多,身体越练越好,身体也开始柔软了,虽说打高尔夫对身体柔软性要求很高,但是在太过柔弱的身体上,建立挥杆模型一样很难,比之有点硬的身体更难,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的身体更加柔然,而不能将高尔夫打得更好的原因所在。
左侧顶不住,或者不知道怎么顶住,呼啸而过挥杆,很容易让上盘的速度抢过了下盘,而不是下盘带动上盘,出现拉左是必然的趋势。
3、
打球多年的人,已经升格为资深业余高尔夫人了,已经可以经常性的打一些8字头的好成绩,此时却经常性出现拉左现象,很容易就毁了一局好球。其原因就在这时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好,但是过去在不完整身体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挥杆模式,已经不能用了,需要建立真正标准的挥杆模式;当然,大多数人都不可能这样学球,而且,如果一开始养成过多的为了适应僵硬身体的坏习惯的话,这时再改也很难,于是,一些喜欢动脑经的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挥杆方式,让自己的左侧身体顶住了,让右侧身体顺畅的通过,这球打起来就自然非常好,虽然动作不一定标准。
标准的如果做不到,能有实用的动作也非常不错。
4、
标准的挥杆很少,尤其是对业余人来说。想要成就标准挥杆,首先要练就可以实施标准挥杆的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硬学,最后也得不到好结果,容易偏离轨道。
最好的挥杆应该是左侧引导,右侧发力,这是最符合大多数人身体的一种方式,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左脚做支撑腿的为多,久之比较粗壮;右脚是摆动腿,用多了灵活,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左脚为轴的挥杆模式是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身体现实的。
左侧引导的同时,可以带一把力,当然更好,但是这种左右侧的配合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职业球员之所以能做好,就是因为他们十数年如一日的训练的结果,对大多数业余的人来说,双侧的完美配合几乎是天方夜谭。选一侧作为主导会更容易,比如左侧为主,那么就尽量让右侧跟上,别拖后退就行;如果以右侧为主,那么别让自己的左侧成为阻碍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