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青少年高尔夫体育培养教育 |
分类: 少年高尔夫 |
青少年培养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指导
体育运动的实质,无论你有多少梦想,都需要通过高水平的运动技巧来获得。如果一个人还处在儿童年少阶段,那么这运动的实体,还包含着父母、长辈、教练、培训机构等等外在动力的驱动,但是,这一切又都会返回来,落实到孩子的动作练习上,并在比赛中去检验优秀还是平庸;如果一个孩子用一种错误的动作,进行N多年的重复训练,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得到的一定是错误的结果,老天绝不会眷顾试错的人。
最近网上在流行“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普通人通过每天四五小时的训练,持续十年就变成天才了。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一万小时”是成就任何天才的必由之路,但是,如果训练的方法有问题,那么所有的努力都会打水漂。而不是简单的只要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当孩子长大了,最忌讳他的监护人向人诉苦,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钱财,风里来雨里去,没有正常的生活,也没有节假日,来回奔波,为什么我们得不到成功的青睐?为什么命运对我们这么苛刻?
因为自己有孩子,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孩子的动作,但是,看到很多现象都让我悲观。很多孩子的全挥杆里,表面看似很漂亮,内在的缺陷很多,短杆的训练更是极其随意,推杆也没有方向;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必须纠正动作,但是当训练重新开始以后,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练习和努力都报废了;甚至还多出一项,需要清除错误的痕迹,这比从新开始还混乱。
中国的很多家长,有的想凭借孩子的高尔夫能力,踏入美国的好大学,这会提前遇对孩子的“动作考验”。美国是一个高尔夫天堂,整体水平非常高,所以,美国大学教练的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入选美国大学队的学生无非两个标准:一个是成绩,你动作再怪,只要打偏天下无敌手,教练也会首肯,他即使蒙眼也会把天才少年招进去,当然这样的事很少发生;还有一种最多的情况,是要求孩子有一定的比赛成绩,再看孩子挥杆动作的合理性,如果动作非常接近标准,可塑性强,教练就会收人。规范的动作比较适合通过小调整来得到很大成绩提升。如果挥杆中的小瑕疵太多,短杆、推杆的动作也不规范;我想很难有高水平的教练会收那样的学生。美国的教练会放弃看似成绩不错的学生,也许就是因为基本动作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调整和重建都不现实,或者短杆和推杆的动作不规范等,但是美国教练都不会告诉真实的原因,客气说名额满了,话虽委婉,路却断了。
青少年教学的难点就是太好教
孩子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太好教了,只要稍稍讲解,经过一定时间训练,动作就成了,有时还很漂亮。其实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对的,越是容易的东西就越难深入,看似很难的东西,深入进去就很容易了。比如棋类,围棋最简单,只有黑白棋子,纵横两线的棋盘,规则更是简单到极致,围住就吃,稍稍有点学术性规则也就是“打劫”了;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学起来很麻烦,各种名称、造型的棋子,不同的走法,但是其中的变化比之围棋更少,很容易穷尽,所以象棋最顶尖高手之间比赛,最怕的就是和局,你知道的我也知道,谁想赢都困难;反过来最简单的围棋,变化最多,不能穷尽,难有和局。
中年人学球,看似很难,因为身体僵硬,动作不容易,但是,最后的结果反而有利于正确动作的成型,因为身体僵硬了,对错误就没有宽容度,要么学不好,学好了就是标准的好动作,只是中年人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精力去投入,学好的机会不多。
再看青少年学球,因为柔韧性好,动作稍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柔韧性去补偿错误。比如胯部动作,青少年的转胯如果有错误存在,就会形成很多种方式进行转胯,从收杆的动作来看,有时还看着蛮好看的,而且也不是太影响击球的质量;但是所有这些含错动作,到了他(她)成年以后,都会为之付出代价,因为童子功消失其实就是柔韧性消失,没有了柔韧性的保护,很多那些依靠高柔韧性变形出来的补偿性动作,都不能完成,错误动作被放大了,成绩会很快下滑。这个时候即使调整了胯部动作,因为身体经过了长年的反复训练,新旧两种动作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冲突,其结果就是冲突直接毁了动作的稳定性,即使在练习场或者练习比赛时获得平衡,但是到了重大比赛的关键时候,出来捣乱的一定是最初的那些曾经的根本性错误,你认或不认,不该出来的时候,它一定会出现。
短杆成型早才能培养细腻的手感
看到过一些青少年的短杆,问题很多,基本动作不是很好,变化非常少,如此这样的练习,很大程度上就是浪费宝贵的练习时间。短杆是一项变化多端,而又极其讲究细腻手感的技术集群,达不到标准,就不能有收获。
有些人以为,只要全挥杆过关就行了,到大了找好的教练就行,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一个孩子如果十岁学球,长到十八岁,就是八年时间,如果以一种错误的方式练习,八年时间早就定型了,再改很难,过去的错误都已经被强化过的肌肉记忆上,用新的动作来研磨细腻的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当年张连伟也去尝试过,记得在新闻里也看到过,他为了提高短杆的成绩,专程到美国去找教练帮忙,回来几乎不会打了,最后还是回到老的轨道上来,因为曾经的记忆是如此强烈,到了他的年纪,训练的激情、强度都不能和当年相比,改变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张连伟的技术限于时代的局限,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今天的少年再走自我摸索之路,就太悲哀了。
青少年短杆最好是在最初的时候,一次成型,这样才能在很多年以后,遇到重大比赛,用值得信赖的高水平短杆技术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决赛的紧要关头,只有依靠最基础的储备,才可以战胜强大的对手。
短杆的手感需要时间来喂,极其细腻的手感有天赋也有长时间的重复练习,职业选手不能有今天我学了一个短杆秘诀,明天就可以上赛场的想法。
最好学习模式,就是从小在学习短杆技术的时候,让短杆的基本动作一次成型,做到越正确越好,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慢慢积累细腻的手感,在比赛中,去精确控制球的落点;在基本动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慢慢丰富可以应付各种困难球位的短杆技法,短杆绝不能只有单一的动作,来应对复杂的比赛。
比如有的人打短杆,为了方便,直接用全挥杆的站姿,代替双脚并拢的标准短杆姿势。如果业余的这样也很正常,如此可以减少练习时间,不用去重新学习新的动作。但是,对任何想要走职业道路的人来说,用这种方式练习短杆,基本上就是废掉自己的职业之路。用全挥杆的方式打短杆,因为力量偏大,大多数都会养成减速挥杆的模式,这样很容易会在大鸭梨下崩溃,同时也会减弱对球的控制力,更会混乱自己的挥杆,总之,这种动作落到比赛里,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种方式。
在比赛中,看到国内球员的短杆表现,与国外的优秀选手相比,差距尤其大,甚至比韩国的好选手,也有很大的差别,其中的原因,就是国内的很多短杆动作不规范、短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随着比赛级别的提高,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短杆的缺陷就会逐渐放大。
短杆因为不需要很大的力量和很好的柔韧性,学习的时候相对容易一些,这样会让人产生轻慢短杆的情绪;而且短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手眼协调能力强的人,不论用正确动作,都可以很快得到好的成绩,但是,到高水平的比赛中,这会遇到麻烦,单纯依靠感觉,而不是正确动作的的选手,更容易在关键时候守不住底线。
还看到很多家长自己教孩子,这很让人不解,小球员的家长,缺乏对整个高尔夫运动的完整视野,以及很深的理论素养,凭着自己的热情,以及有限的书、报、杂志、电视录像的帮助,就非常自信的教授自己的孩子,这个要能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违反自然规律的,结果就是越练越纠结,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球技的提高,孩子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作为认知有限的家长只有两种方式维持,一个是强迫孩子执行大人的决策,一个是模糊问题规避孩子的责问,这些都只会让孩子走上歧途,毁了孩子的天赋。
有的人会说,国外的很多高水平的选手,都是跟着家人开始启蒙的,但是,这些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国家都有很长的高尔夫历史,高尔夫的技术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了体育文化的一个部分,用文化的形式来传承其底蕴之深厚,非常人可以想象。就如中国文化对中国人传承的“功夫”、“孙子兵法”等,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关键时刻,普通人可以凭此出“高招”,这就变得不可预测了。
推杆对孩子更难练
推杆看似好练,但是对孩子最难。因为推杆对稳固手腕的能力要求很强,而孩子的手腕力量极其柔弱、极其灵活;而学好推杆,尤其是现代的推杆方式,稳固手腕的要求,对孩子是太高的标准,孩子学起来会很难。我的建议,孩子推杆的学习越晚越好,可以多做转肩动作就行了,在手腕无力的状态下,推杆教授太多,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就走到了用手操控的路子上去了,以后改起来都是麻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