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的基本功比成绩重要(维清)

(2014-04-28 10:04:15)
标签:

高尔夫

教育

青少年高尔夫

培养

体育

分类: 少年高尔夫

 

青少年的基本功比成绩重要(维清)

青少年的天才与梦想(二)

 

4、青少年标准动作的养成比成绩重要

 

青少年的基本功养成,比什么都重要,这就如打地基一样,地基的质量,将决定这大楼可以盖到多高。

青少年期间的学习,最忌讳以成绩论素质,以某某比赛的名次来评价孩子实力,这些都是本末倒置的事情。从宣传报道上讲,比赛成绩始终会成为宣传亮点,但是对于个体家长来说,孩子每一次从比赛中能获得多少有意义的认知和找到自己的不足,是一个孩子最终成功的最重要东西。

成绩和动作的关系也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你对成绩太过关注的时候,对于动作内涵就少了一些领悟。

青少年由于身体的柔韧性太好,可塑性太强,学动作会非常快,而且粗看上去,效果显得非常好。但是,正因为柔韧性好,很多动作错误,会被掩盖,因为不影响击球的效果,击球的扎实程度,这些细小的挥杆瑕疵,会伴随着孩子一起长大,当这些瑕疵成了孩子身体的一部分时候,孩子也成人了,然后童子(功)的柔韧消失的时候,那些被掩盖的瑕疵就冒了出来,成了毁灭一切的恶魔。

如何判定青少年动作优劣的标准,我觉得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充分理解现代高尔夫的挥杆原理;一个是尽量打远,只有最远的挥杆,才是好的挥杆。当然这里不包括,如世界长打者惯用的非正常的挥杆模式。

 

第一、现代高尔夫的挥杆体系的认知。西方可以根据各种科学仪器,逐渐描绘出高尔夫挥杆的标准摸样,青少年不跟着走,是很难在长大后的赛场上,与那些标准化学习的同辈形成正面竞争的。这点看比赛就可以得知,中韩两国选手的差距,与双方在挥杆动作上的差距是成正比的。还有看大满贯、美巡赛、欧巡赛、亚巡赛、中巡赛的比赛录像就可以得知,挥杆的接近标准程度,以及挥杆多姿多彩的程度,也和巡回赛的级别成长比。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错误挥杆与个性化挥杆的区别。我们在对比世界最顶级的职业选手挥杆时发现,很多人的挥杆看上去,都有很多细微的差别,甚至有极其叛逆的动作,比如杰姆福瑞克的S型上杆;所以,很多人就以此来为自己的错误挥杆寻找,比如说自己是个性化挥杆,而不是错误挥杆,并因此形成一种类型化的说法:挥杆是多样的,没有一定之规。

挥杆核心动作的多样性是一个错误的概念。这里我事先说一下,挥杆错误是指核心的动作错了,比如重心转移错误、转胯错误等。因为正确规范的挥杆核心动作只有一个标准,没有之一。业余的如果认为挥杆是多样的一点都没问题,因为没有成绩困扰,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免受各种改动作之痛。但是,对于想要走职业道路的青少年选手,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挥杆的核心动作必须正确和唯一的,不能用多样性,和个性化作为借口。

挥杆的核心动作的理解,也就是对挥杆核心动作的唯一性的认知,是衡量一个现代职业教练的标准。这是所有期待理解高尔夫挥杆原理的第一个台阶,用多样性来解释高尔夫挥杆的人,最后的结局肯定就是,高尔夫越描越难,实际问题难以解决,最后都归结到一个字,高尔夫太“难”。从结果上说,“难”不能成为理解的终极目的,理解的结果是明白和容易,任何用高尔夫很难做结论的,其潜台词就是不理解。只有确认了挥杆核心动作的唯一性,才可以结合个人的身体素质、基本条件,形成能够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个性化挥杆模式。这个和造大楼也相似,地基要打深、打实、打牢,不需要多样,不能花哨,但是地基上的房子,可以千奇百怪,千变万化。

挥杆核心动作的理解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对孩子的家长来说更大,因为半路出家,基础知识基本为零,短期内(即使是几年时间)难以形成清晰完整的思路;同样对这个没有历史的传承的中国新兴体育项目,普通教练亦是很难得到很好帮助,因为教练能力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主要的一个是纯粹理论的帮助,一个是言传身教的师承,但在国内,后者基本就是空白。

如果理论上难以深究,也可以从挥杆的外形表现上来间接理解和确认。符合现代高尔夫标准的挥杆,外在主要表现,首先是流畅、舒服,非常美观,最显现的效果就是打得远、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尤其出色。

 

第二、打得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打得远对于所有年龄段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标杆。

只有具备标准核心动作的动作,才是打得远的基础,而且可以进行重复练习并获得稳定性。很多职业长打者之所以被排除在大赛之外,其弱点就在不符合挥杆的标准,虽然获得了额外的距离,但是丧失了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就不能在比赛中获得高分,这里不讨论。

在青少年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打远来为孩子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思路,尤其是在对挥杆模式模糊的情况下,通过打远来确认挥杆核心动作的准确与否,是最现实的事情。对于这一点,我在大赛的活动中,亲口听麦克洛伊说过,应该也算他的学球心得,麦克洛伊的天才,有一部分也是通过打远来体现的。为此我过去博客里也有过描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前段时间看到关天朗的父亲在采访时说,关天朗最近在追求稳定,距离不是优先考虑的,我觉得还是要慎重考虑。稳定只关系到今天的成绩,打远却影响未来。虽然因为成绩,去年关天朗在奥古斯塔赢得了世界声誉,但是对要走职业道路的孩子,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成年后的大赛冠军来很衡量的。关的距离并不是优势,所以,乘着年轻涨点距离应该是最大的目标。因为名气已经有了,青少年的目标已经到头了,我觉得训练再以去奥古斯塔的意义并不大;反而想办法,在这三五年里,让关的距离涨上个三五十码,剔除各种挥杆中的小瑕疵,才是关键。这个才能够将青少年时期的好名声,放在职业赛中,并得到灿烂放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