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汇丰冠军杯,年年有不同,年年有收获

(2011-11-07 13:12:43)
标签:

体育

张新军

果岭

高尔夫

汇丰

挥杆

分类: 高尔夫时评

 

   一共去了五天,汇丰冠军杯就是不一样的体验,世界最顶级的球星们,虽然挥杆各异,但是舒展、优雅的挥杆感觉,却是大多数明星给我的感觉。从练习场到球道、果岭,太多的东西值得去看去学习,当年的那种明星们离的这么近,好像又很远的感觉,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淡化了,大球星们好像贴近了。

 

   汇丰杯从2005年开始,而我的高尔夫之路从06年10月开始,进入佘山是我第一次正式在球道上漫步,跟着老虎每天走九洞,很兴奋,背着专业的照相机,想把老虎的绝技拍下来,但是。体力不够,而且什么也不懂,现在想想,除了老虎呼啸而过,划破天空的小球,我的脑海里只留下一个概念,只有这种击球,才是真正的职业高尔夫的击打效果。

   想法起点高是好事,但是有时太高了,是大麻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满脑子都是这种声音,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这变成了我的苦梦。

   为了追求这种职业的感觉,这些年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大都交给了高尔夫,全身上下所有的感觉,关节、肌肉一点点的调整,一个字形容“难”,两个字形容“崩溃”。前三年除了木杆,我练铁杆没有超过8号铁,只为了一个概念,要打出扎实的击球,以及较远的距离感,反正感觉不好就看书,来年到冠军杯上去认证、学习。

   后来08、09两年,我很少跟随球员下场了,基本上是早早到球场,带上dv和照相机,拍摄各种球员的各种动作,练习场的挥杆,切杆区域的短草、长草、沙坑的各种打法,以及推杆果岭的球星招式,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的很多短杆的感觉,一是来自书本的理论,另一个就是世界最顶级球星的超凡入圣的演绎,我可以很容易的知道,什么样的打法和手感才是世界最顶尖的水平,这个和张连伟、梁文冲的学球时代有着天壤之别,这是时代的优势。光学理论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的理解世界最顶尖水平是什么样的,人的想象力终是有限。

   前年又开始跟随球员下场,是厄尼尔斯的最后一轮,那一轮球将他的铁杆技艺演化得超凡脱俗,只可惜在18洞,因为第二杆落水,痛失争冠的机会。这一次因为接触高尔夫一段时间以后的感悟,已经可以明白高尔夫的各种打法,很了解球星们攻击果岭的策略,所以,现场看球有滋有味,看出了很多门道。

 

    今年跟着球员下场更多了,星期五和黄药师一起跟了张新军开始两个洞,第一个开球进了左边沙坑,第二洞开球,进了右边的沙坑,张新军明显手紧紧张;星期六和威虎、黄药师又跟了张新军五个洞,看他一个又一个抓鸟,状态开始松弛,其中一个洞还和黄药师微笑打招呼,当天他打出了球场的最低杆,率先进入新闻发布厅接受采访。

我们很多时候就在一个洞的开球台边,等待着顶级球员一组一组过来,看他们的开球,这次的看球又有了震撼的感觉,现场看球的细枝末节,绝不是电视转播可以还原的,一次我们在第二洞看球,是左狗腿5杆洞,不长,明星们蠢蠢欲动,都想一号木开好,有利第二杆直攻果岭,李韦斯特伍德,在起杆前,稍一犹豫,现场可以看见他手握球杆有一个非常微妙的颤动,结果击球偏左,虽然最后找到了,还打了一个鸟,但是,这种击球前的犹豫只有近在咫尺才能感受。

在等待球员的过程中,还和威虎聊了些个人的体会,觉得现场看球还是非常有收获,可以看到被电视平面模糊了的东西,技术的细节、人的情绪的微妙变化等等非常过瘾;当然还聊了各自的打球经历,我因为时间有限,下场打球太少,因为职业习惯可以接触高水平的职业、专业体育,所以在家研究理论居多,而威虎主要是以打球来学习打球。过去只知道威虎是高手,球有杀伤力,因为没有同组打过球,所以,感觉并不深,他很谦虚说我的理论比较多,看看他的挥杆怎么样,一看以后,我一是震撼,二是非常震撼,他的转肩幅度在现代的职业选手中都很少,能把左手臂挺得这么直,可以后挥到如此的高度,我想都想不出来,这把年纪的业余打球人,能做出这个动作匪夷所思,功架很好,和老詹是十多年的老朋友了,觉得老詹可以多听威虎的建议,他过去的运动经历也很丰富,所以,学球就有优势了。一般情况下,我是很喜欢分析挥杆的,但是,对于业余高手,只要能够打到7字头,我一般不会废话很多,任何看似不规范的动作,在这些高手身上都有合理之处,除非他短时间内从7字头掉到了9字头,原版动作有变形,如果熟悉帮着调回原版就可以了,不能调成标准状,那要坏大事。业余高手很多时候是没有必要去改变,可以改善的,主要是为自己的短杆武器库增加各种打法,以适应不同的球场,这个对于成绩只会增加,不会损失;可以提升推杆的技术含量,全挥杆最好不动。

这些年,看这些世界对顶级的球员们挥杆,有老的、有少的、还有当打之年的,他们有着不同的身材、力量、柔韧性,我喜欢分析这些人的核心能力、技术是什么,有哪些弱点,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看多了就知道,不是说你业余的就不能评论这些最顶级的球员,他们也有弱点,很多时候他们依靠当天超棒的状态去掩盖自己的短板;看看心理变化对他们会挥杆的影响,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随着球龄的增加,看到的东西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