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寒--祭奠我的父亲之五

(2013-04-19 18:43:03)
标签:

生活

情感

杂谈

分类: 生活记录

 完全没有食欲的父亲,有时候哄着喝水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父亲平时喜欢喝母亲熬的稀饭,明明知道父亲喝不了两口,母亲或是大姐还是会花几个小时在家里熬好,送到病房,有时候我们想接过饭盆喂父亲,母亲会推开我们,还是我来,医生说你爸爸可以喂些稀饭。在家里心急的待不住,又一直担心。我突然有一阵阵的酸痛,又间夹欣慰涌出来。

 

 我无意评判父母之间的恩怨,以我模糊的认识,父母之间的关系归属为欢喜冤家更为准确些。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从来都没有父母恩爱的场景,有的只是经常性的拌嘴和争吵。

 但我一直相信,父母有过相当长时间的恩爱,不然,我们姐妹健康的体魄,决不会是他们不断争吵留下的结晶。

 这一点,我从父亲病后对母亲时时的牵挂与依赖中,得到了证实。

 

 许多时候,我们努力尝试着做父母间的润滑油。一次次无功而返中,反而看着父亲一年比一年胖了起来,尤其是退休以后。我有这样的疑问,父亲小时候一定很懂事乖巧,不然,垂垂老矣,怎会慢慢变胖。这个问题其实很科学,曾有高人言,大凡幼年懂事,年迈后一定是富态的。因为人的精力是均衡的,多一份劳作,就意味多一份支出,小时候透支了,只好年老后偿还。

 

 关于父亲的懂事和上学,是有很大关联的。有关他上学的情节,是父亲曾经给大姐讲述的版本:幼年家贫,大伯带着父亲给宁夏的一家地主亲戚做工,爷爷反对父亲上学,一直是大伯做工贴补父亲,大伯甚至从自己每天的口粮中省出半个馒头偷偷藏给父亲……

 所以父亲对大伯的感情,是长兄如父的情谊。大伯在世时,父母曾要求我们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大伯。对于父亲的懂事,在去西京医院的路上父亲讲了这样一件事:婶婶中年患病,病很重,需要当时比较昂贵的每支五角钱的西比林(?)药剂,当时十几岁的父亲,提了一根打狼棒半夜出门,当天步行往返90多公里到市里给婶婶买药……那时候有狼,我问父亲怕不怕,父亲想都不想说不怕,因为父亲不加思索 “不怕”两个字的回答,我没有再问父亲累不累,因为没有必要――父亲从小就践行着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

 

 

 我想我的固执,一定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病后前期的父亲,脾气依然很暴躁,我们按摩的手轻手重,都会换来父亲的不满和呵斥,慢慢地,病情让父亲一天比一天温顺和沉默。

 父亲高声呵斥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时候的父亲,是我们真正正常的父亲,当父亲不再固执不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不是常态的父亲。

 当父亲和我都各持己见时,大姐对父亲说老三像你,父亲便会默不吭声。

 

 

 父亲过世次日,回家中寻找父亲的遗像,发现父亲偷偷收藏了一张前年春节前我拍的一张全家福,那张照片,六张笑脸灿烂如阳,不上相的父亲,满脸全是喜庆。联想到病中父亲,总会一个一个地问寻不在身边的亲人,包括每一个女婿,每一个外孙。

 原来,是我自己不知道,父亲的儿女情长,一直都在,一直都隐藏在严厉而内敛的外表之下。

 

 

 父亲从来都是节俭的,这大概是因为从小过的是贫苦日子,中年时期拉扯我们姐弟六人,家庭负担重,拖累大,父亲不得不节俭度日而渐成习惯。

 父亲的节俭和“抠门”,是从自身做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更不可能奢侈浪费,但给母亲医病除外。

 父亲口袋里的钞票,张张都是平整熨帖的,买东西付钱的时候,父亲会一张一张的捻开,数两遍。

 父亲喜欢吃肉,因为嫌贵,很少自己去买,大多数时候我们买回家母亲做给他吃,或者带他到饭馆去吃,叫他去外面吃的时候,常常遭到拒绝――因为嫌贵。

 我们买回家一百元的东西,说成二三十块,父亲方能接受,若如实汇报物品价格,父亲会在很长时间念叨并批评我是败家子,糟蹋钱,不侃价被人骗。

 

 

 记忆中的父亲,从不说粗话,这大概是他偏内向的性格和与生俱来的斯文气质。父亲常常默不作声,很长时间注视一样东西,眼皮不再眨动,这是尊被岁月侵蚀风化了的塑像,除了锈迹斑斑,找不出一点可以闪炫的交叉点。

 

 必须承认母亲比我更为了解父亲,算上经常争吵的年头,不会少于四十年。四十年,多么漫无边际的年轮,这种光阴,足够把每样事物,解剖得透明。

 在老人面前,有过错的永远是自己,如果要解释其中道理,除了社会公德,就是亲情的作用。比如父亲、母亲之间的故事,仅仅是一种生活,其实,他们谁也无法离开对方——我情愿相信,父母亲以前的种种不愉快,也是另一种维持家庭生活的继续,在遭受可能遇到的悲剧结果前,亲情,所散出的浓浓暖意,会驱走寒冰和冷漠。换句话也就是说,当父亲重新站立,母亲的微笑会一直持续下去。

 

 

 父亲生病后,迅速演变成一个人走向衰老的挽歌。

 临终前一天晚上,母亲和我们围坐在父亲周围闲聊,父亲还关切地让二姐好好关照刚下的猪仔,叮嘱大妹不要经常训斥孩子……

 原以为,父亲的病情趋向稳定了……

 

 

 父亲去世次日天未亮,我带着女儿跪倒在父亲灵前……

 揭开脸上的白纸,看到父亲表情慈祥、平和而安详,甚至,嘴角还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这样的表情提醒我,在父亲的灵魂开始飘离我们时,并没有传言中肝癌患者临终前要在疼痛中的挣扎的场景,这让我稍许有些宽慰――我的父亲,只是去了一个没有病痛的地方。

 祈愿父亲在那个世界里,能够过得开心而富足!

 

 

 父亲走了,我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张望。

 

 但我知道,天堂的父亲,一定会护佑他的亲人,好好地生活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