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旺盛的德国馆
——2010年金51班同学游记之一
世博第一天我们就充分的领略了排队的挑战性,不过十个馆参观下来,也积累了经验,人气旺的馆要么早去排队,要么晚去,白天参观耗费的时间太多,不值得,所以我们决定第二天早上直奔德国馆。之所以选择德国馆,一是人气太旺了,二是被其外形所吸引,一个由透明的银色发光建筑膜包裹的建筑体,它漂浮于几根支撑的结构上,怎么看,都像是一座可漫步其间的三维空间体雕塑,第一天已经跃跃欲试了,不达目的怎能罢休。
20日早7点20分出发,选择一个人数最少的安检口很快过关,大约9点20分我来到德国馆入口处,路上就看到好多人都在跑,哈哈!我们老几位是跑不起来的,随人流我们排到大约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可见人们的跑功了得!德国馆排队长度我们粗略估算一下要2公里之多,站在三分之一处我们还排了近2个小时,11点08分我们一组二十人被请入展厅,穿过一个暗室,登上电动滚梯,之后穿行于一条隧道。顿时,“火车、汽车、公共汽车”交替出现,广播报站声,鸟儿啾啾鸣啭,水上荡舟的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不绝于耳⋯⋯当然,这只是一个用多媒体创意制作的美妙世界,此时我们已进入了主题是“和谐都市”的德国城市。并由“严思”和“燕燕”——两位特殊的虚拟讲解员陪伴我们开始了独一无二的“和谐都市”之旅。
隧道末端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湛蓝色的海底世界——伴着水声、泛着气泡,水光倒映四射。人们好似跃出水面一般,眼前忽然呈现出一幅动人的、指向未来的画卷:灿烂阳光下的汉堡海港,蓝天白云,海鸥翱翔,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建筑群,俨然一座“海港新城”。
挥别了“海港新城”,在都市的天际线上舒展出一个崭新的大厅。地面和墙上布满巨幅设计图、建筑模型、设计草图和城区规划图。它们像是被微风轻拂,一切都处于动态。严思告诉燕燕和大家,这是“未来规划室”,关注创新和持久的城市发展。
走出规划室,步入“人文花园”和“发明档案室”。亲身感悟在现代的繁忙都市中拥有一片绿地的惬意,并能观赏来自德国的高新设计作品。
随后便是一个充满着创意的空间——“创新工厂”。这是一个光线暗淡、红光闪烁的大厅。在高至屋顶的大架上,陈列着众多来自德国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与众不同的发明、设计作品。奇妙的是,“这间大厅中的一切都处于运动中”!传输带在人们的上空穿梭往来,满载着总共90多件展品,能看到LED灯、独特的带闹钟半导体、玩具拖拉机、自行车安全帽,以及有名的LikeaBike儿童学步车⋯⋯工厂一角还有各种生产材料,你可以用手去触摸,挺有意思,让人能真正感而悟之。
从“创新工厂”走出来,我们进入一个绿色世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沉醉一下,发现德国的城市之旅和自然之游一直往复穿梭着,“和谐都市”的真谛似乎就在这里。
一行人漫步于德国馆迷宫似的区域内,从隧道到广场,从庭院到海港,乐此不疲。不经意间随着人流我们到达了“和谐都市”的中心——“活力广场”。这里珍藏着德国馆的精彩亮点,一项娱乐活动——“动力之源”。
踏入这个令人瞩目的锥形大厅,引人入胜的彩色投影图像充盈着空间。从回廊上可观望到大厅中正悬挂着一颗金属球。仔细观察,金属球直径达三米,外表安装了上千根发光二极管,球面上还显现出五彩斑斓的图像。
游戏开始了,大家被分为两大组。很快发现,我们能通过共同的运作以及高声呼喊,使金属球进入动态。金属球在大家的呼唤中开始来回摆动,并且幅度越来越大,呈圆周状转动,球面的色彩也越来越浓。紧接着,金属球散发出的能量放射到四周栏杆、墙壁、屋顶乃至整个大厅。
这颗球是给予这个城市真正动力以及生命的核心,而要启动这颗球则需要在场所有观众的共同努力。
伴随着它的运转,各种来自德国、以及“和谐都市”的不同影像,迅速在眼前闪现。其后,金属球又渐渐减速,直至停止摆动。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我们开始笼罩在绿色光环下,融洽与自然的气氛蔓延于整个大厅。上方呈现“蓝天”,金属球上显现“地球”。地球上出现了一粒象征希望的种子,种子开花了,新的生命诞生了……大家兴奋异常,仿佛全身充满了由大家共同营造的能量。游戏大约进行5分钟,随着人流,走出大厅,怎么就来到了德国馆的出口?我们意尤未尽,似乎还有没观赏到的展馆,不能出去,于是我们逆流而上,想返回展厅,重新爬到楼上,发现大门紧闭,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无奈之下走回出口,询问工作人员得知入口到出口一条通道,不可逆转。哈哈!老几位略带遗憾的离开德国馆。其实各展馆我们都参观了,只是有的看的不细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