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码关注 「美的历程art」| Wechet
ID:qinghang-arts
连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一夜,住进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徽州古宅,会为自己的生命历程打开一扇通向中国艺术的大门。
4年前,
所有的差点失之交臂,
都被避开了,
顺利住进这座徽州古宅。

徽州呈坎·“老虎祠”
彼时对古建筑一窍不通,
但跨入老宅,
很难不被那梁架的古朴气质所深深吸引,
那简洁的结构中所蕴含的威严气势,
懵懂如我,亦知道它不同凡响!
夜里和老宅的主人王先生聊天,依稀记得王先生说到:“一座古建筑,不知经历了多少天灾、人祸,还能保存至今,冥冥中也许是有什么力量在保护着它们”。

而谈及这座古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宋代时,他语气中暗含的兴奋与自豪,更是在我心中留下一颗种子——宋代的建筑,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为了找到答案,
回到广州,
连续泡了几天图书馆,
查阅徽派建筑和宋代建筑相关的书籍。
虽然,
没找到什么宋代徽派建筑的可靠资料,
却接触到了梁思成先生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从此迷上唐宋中国古建筑,
一发不可收拾。

4年来,
几乎把《图像中国建筑史》上,
那些经典的唐宋古建筑都拜访了一遍。

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唐)
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辽)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

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宋)

义县奉国寺·大雄殿(辽)
与此同时,
作为旅行记者的3年里,
让我有机会领略更多中国艺术之美,
雕塑、瓷器、青铜器……
从中国古建筑开始,
一段段旅程,
都化作了生命中美的历程。

胁侍菩萨像(盛唐·莫高窟45窟临摹)/香港文化博物馆敦煌特展

乾陵石狮(唐)

法门寺秘色瓷盘(唐)

“共”父乙觥(商晚期)/上海博物馆
某一天,脑海中突然冒出一句话:如果到离开的那天,自己已为传播中国艺术作出一点贡献,那这一生还算不错~
如果说之前的经历,
更多是自娱自乐、
满足自己的兴趣的话,
那么,接下来希望
能让那些封存在硬盘里的影像更有意义些。
于是,干脆给自己挖个坑,
开一个传播中国艺术的公众号吧~
「美的历程art」

▲期待你的关注,
WeChat ID:qinghang-arts
公众号名称,
借用了李泽厚先生的
中国艺术史著作《美的历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年,走过了一些地方、欣赏到了不少艺术珍品、也看过些介绍中国艺术的书,感觉还是李泽厚先生这本《美的历程》,最能帮助人整体把握不同时代中国艺术的气质。
不知道「中国艺术」一词,
会不会有点吓人,好像很高深的样子。
诚然,要研究中国艺术,免不了下一番苦工,
然而,要感受中国艺术的美,却远没那么难。
它们就在
你生活的城市里、
在你旅行的路途中,
等着你,来用心欣赏。

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中国艺术之美,就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近在咫尺。
关于封面图片:佛光寺东大殿“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佛殿建筑物本身已是一座唐构,乃更在殿内蕴藏着唐代原有的塑像、绘画和墨迹,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一处,在实物遗迹中诚然是件奇珍。”——梁思成先生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使用先请征得本人同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