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2017-01-16 07:15:41)
标签:

慈氏阁

隆兴寺

正定隆兴寺

中国古建筑

正定古建筑

分类: 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建筑#档案·三十六

正定隆興寺慈氏閣
  中国仅存的宋代转轮藏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年代:北宋 确切年份未知;
       方位:河北 正定县城 隆兴寺内
              亮点:北宋楼阁式建筑   北宋弥勒佛巨像 中国仅存的唐宋永定柱实例


简介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建于北宋高二层,面阔3间,进深6架椽(3间)歇山顶,平面、外观与转轮藏殿相似,是隆兴寺内仅存的三座宋代建筑之一。殿内的木雕弥勒佛像,高达7.4米,传说是用一根独木雕成,又因弥勒的意译为“慈氏”,因此将楼阁命名为“慈氏阁”。

虽然,慈氏阁和与之相对的转轮藏殿外观极为相似,实际上,由于供奉的主体不同,殿内的梁架也按需设计,使两者梁架颇为不同。而慈氏阁檐柱的“永定柱”造法,更是唐宋古建筑中仅存的实例。



斗拱/梁架

慈氏阁下层副阶、檐柱斗拱都与转轮藏殿基本一致,唯一不同者为上层斗拱;殿内的梁架结构也颇为简洁,檐柱沿用了宋以前,古建筑常用的“永定柱”造法,殿内则采用了辽宋金开始盛行的“减柱法”



上檐斗拱——假昂的先声

咋一眼看,上檐斗拱似乎与转轮藏的一样,是“单秒双下昂”,实则结构完全两样。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慈氏阁上檐斗拱(左)与转轮藏上檐斗拱(右)。

从结构图可以看出,慈氏阁斗拱的下昂并非真昂,“乃如明清式的昂,并不将后尾挑出,而是平置的华拱,在外斫成昂嘴形”。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慈氏阁上檐斗拱。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与晋祠圣母殿的平昂比较。


下层斗拱与转轮藏殿相似,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中国唯一的北宋转轮藏|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中的斗拱部分,在此不在重述。


永定柱

慈氏阁檐柱采用了“永定柱”造法,即在檐柱外附一柱,以增强支撑力。这种做法在唐以前使用较多,宋代逐渐被淘汰了,而慈氏阁的永定柱是仅存的实例。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慈氏阁平面图,可见到永定柱的做法,图片截自《建筑设计视角下转轮藏殿与慈氏阁的对照分析》_朴世禺


梁架

梁架结构颇为简单。阁进深三间,每间椽分两步。其最可注意之点乃在前列内柱、如前所说、在下层完全省却,而在檐柱与后内柱间大梁上,在前内柱分位,安置大平盘斗,上立内柱,如侏儒柱之制,以上就是简单的横梁直柱,极其整洁”——梁思成先生《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木雕弥勒佛像

慈氏阁内的木雕弥勒佛像,高7.4米,相传是用五台山的一根巨木雕刻而成,应该是现存最大的北宋木雕佛像。

正定隆兴寺【慈氏阁】



附《正定古建筑考察纪略》慈氏阁部分

丙 慈氏阁
在佛香阁之前,与转轮藏殿对立,而形式与之极相似者,为慈氏阁。平面 也是个每面三间的正方形,前有雨搭。但殿身内前面二金柱,则完全省却。殿内供女弥勒立像,通上下二层,两侧有罗汉像。大像座后有梯达上层。上层九间,周有回廊平座与藏殿同。正中一间则无地板,大佛像的头,由井中伸至二层楼板之上。

断面 梁架结构颇为简单。阁进深三间,每间椽分两步。其最可注意之点乃在前列内柱、如前所说、在下层完全省却,而在檐柱与后内柱间大梁上,在前内柱分位,安置大平盘斗,上立内柱,如侏儒柱(清式称童柱)之制以上就是简单的横梁直柱,极其整洁。

立面 外表与转轮藏殿极相似.唯-不同处只在上檐的斗拱。

斗拱 下两层与藏殿完全相同。上层外观亦似藏殿,但结构法却完全两样。慈式阁上檐斗拱,虽然也是单拱单抄双下昂,但是多-跳,所以多一层罗汉枋、多一跳拱。在正中线上的泥道拱(清式称正心瓜拱),却是重拱造,不似藏殿之用泥道单拱。下昂的做法,乃如明清式的昂,并不将后尾挑出,而是平置的华拱(清式称翘),在外斫成昂嘴形。这种做法,我一向以为是明清以后才有的,但由慈氏阁看来,其权衡雄大,布置疏朗,似宋代物,难道这就是明清式假昂的始祖?佛像 阁的主人翁是弥勒立像,像后有轮廓精美的背光。全部塑工颇似佛像阁的铜像,也许也是宋代原物。像颈上挂了一大串真的大念殊,既大且笨,权衡完全不合,不知是后世何人恶作剧。大像左右有八尺来高的小菩萨像侍立,饶有宋风。大像座前更有送子观音,正抱着小娃娃不知送与谁家!俗劣殊甚。南北两壁下的罗汉像,平平无可述。




 =========================================================
参考文章:
《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_梁思成先生
《建筑设计视角下转轮藏殿与慈氏阁的对照分析》_朴世禺
《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_乔迅翔
《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_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_刘友恒
《浅析楼阁式建筑的特点_以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为例》_曹瑀鋆


参考书籍:
    关于中国古建筑,作为爱好者,并非专家,文中难免有不正确、不严谨之处,欢迎古建筑高手、达人指正。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使用先请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喜欢,请不吝点赞、转发哦!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