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报人和他的报友俱乐部——1版 第585期

(2012-03-30 10:36:32)
标签:

杂谈

农民报人和他的报友俱乐部——1版 <wbr>第585期

农民报人和他的报友俱乐部


  一个农民,凭着勤奋和才气,写书,出书,还到省报当上了编辑记者;又凭着努力和真诚,建起了一个报友俱乐部,一个互联网。让农民得了实惠,给报社带来了荣誉和效益。一个农民身份的作家,一个农民身份的编辑记者,一个农民身份的企业家、活动家……一个个光环下,展示出的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孟燕君!

 

莫让“方言土语”失传了
袁浩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受访者中,“80后”占41.1%,“70后”占40.1%。39.0%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方言交流,47.0%的人有时使用,3.8%的人很少使用,8.2%的人从不使用,还有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说方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而浓重的方言土语,不利于人际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服务行业人员,方言更是大忌。所以国家早在数年前,就提倡说普通话。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表现形态,其作用不容忽视:既为一方人民服务,在它的服务范围内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和感情沟通的功能,又承载了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珍贵财富。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民族组成的社会大家庭,是由“家乡话”的“方言土语”汇成的丰富语言的“大合唱”。谁不说自己的家乡话?谁不觉得家乡话亲、方言土语好听?
  然而,从近年来的语言文字教育现状来看,各地对普通话的教学重视有余,而对方言的保护普及不足,以至于方言面临着沦落甚至失传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
  保护方言,不让方言失传,当然不是要否定普通话的价值和地位,而是要在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尽力保护方言的有效传承,善待方言,不歧视方言,不为说方言而羞耻。否则,如果放任方言流失,那么方言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个历史遗憾,到那时候,我们再扼腕痛惜恐为时已晚。
 《人民日报海外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