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让我用一生记住这些感人的瞬间吧!
感动来自到河间市刚下车时就看见的国欣种业接待的车。
感动来自陈总编辑娓娓道来的朴实的话语。
感动来自孟燕君老师不知疲倦的身姿。
感动来自董志水老师弟弟般的关切:‘大姐,不早了,早点休息。’
感动来自蔡赛男为朋友相聚白洋淀吃‘一锅鲜’而设计了5套方案。
感动来自…… ”
感动来自农民报友俱乐部!2009年11月9日,石家庄市赵县报友俱乐部会长郝瑞彩于第三届表彰联谊会结束的第二天,在农民互联网上发表了博文《让我感动一生的精彩瞬间》。而让人感动的又何止那些瞬间……
农民报友俱乐部——千万农民的家
2006年10月28日,全国首家河北农民报报友俱乐部在平山县刘会强的农家小院诞生,目前已经遍及170多个县市。俱乐部集中了农村中的“土秀才”、发家致富带头人,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一场读报用报、争做新农民的活动在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发展订户,争尽义务;传播科技,服务乡邻;创办实体,带富一方;展示才华,活跃乡村……而报友的爱心更令人动容……
宁晋县的谷文聪,19岁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奶奶和父亲的去世已经为家里留下了巨额的债务,母亲变卖了所有家当也维持不了每天四五千元的昂贵医疗费。河北农民报宁晋报友俱乐部副会长、贾家口镇分部会长郭振辉得知消息后,在报友俱乐部一宣传,报友们纷纷捐款,出主意,联系爱心企业,并联合网友志愿者,先后举办了“点燃你的爱心挽留19岁的生命”募捐晚会、“救助谷文聪同学慈善义演”等多次募捐活动,筹集到数十万元善款。
巨鹿县徐瑞钦会长率领俱乐部成员驱车60里到该县观寨乡乍补寨村探望孤儿赵福龙,送去温暖和爱心。
唐山市的王景林家境十分贫困,5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滦南报友俱乐部会长冯立城组织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发表后引发读者爱心,志愿者们捐款近万元,后来在各级部门的关怀下成功实施手术。
满城县大马坊乡周庄村的张书珍不幸患上了尿毒症,其82岁的老母亲王桂芳踏上了行乞救女之路。2009年12月26日,清苑县报友刘红娟等人将张书珍和她9岁的女儿接到了石家庄,帮助这个困境中的家庭。2010年元旦前夕,保定市满城县报友俱乐部会长王庆去看望了张书珍母女,并捐助现金500元。
邯郸市鸡泽县报友俱乐部主动申请援建西张六固农家书屋,捐助图书500余册,他们还经常联合地方有关部门给孤寡老人及贫困户献爱心,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高度赞扬……
农民报友俱乐部,汇聚了千千万万的人,他们一条心,他们的力量通过这一份报纸凝聚在一起。这是一个家,报友们用真诚筑起的家!

从自己到自己 ——读孟燕君《农民报友》
◆闻章
应该说,我也算个读书人,从年轻到现在,大概书都读疲了,一般的书只能拿来挡挡眼。不是书不好看,是我不好好看。但是,孟燕君上下两部的《农民报友》,倒把我的眼挡严实了,好几天没放下。或者说书放下,心也没放下。
我以为这是我的偏爱,肯定有偏爱在里边。因为这是写农民报友的,写农民报的,我也是农民报的一员,即便后来不上班了,我的心也没离开过它。因此农民报还是我的报,农民报友也是我的友。因此我的爱难免有偏私。但是,也不全是偏爱,或者说这偏爱是有理由的。很少这样激动了,眼里有泪流出来,心里有话想说,整个身体像春天里的桃枝,痒躁难捱,要开花,要开大面积的花。这是我读书时的感受。读后好多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我甚至想应该有更多的人读到它,因为里头有好东西,非常好的东西,花钱买不来的东西。
农民报有着大批的通讯员,从通讯员到报友俱乐部,是一个必然,也是一个进步。它进步,是因为时代,有了手机和互联网,有了一呼百应的条件,因此也才有了孟燕君山大王般的一呼百应。从此,通讯员结束了各自为战独善其身的历史,而顺时顺势地成为了时代前沿的弄潮儿。
报友俱乐部,重在“友”上,体现在“俱”上。
但凡有一点事,只要是涉及农民报,涉及到俱乐部,就一下子成了大家的,一下子就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种认同感。这份认同源于心灵。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是百里外还是千里外的人,只要一说农民报三个字,立即就产生一种亲和力,如磁石吸铁,所有的散涣立即就有了归属。由近而友,由友而亲。有了这亲,也就有了“俱”:有活同干,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农民报的事,是分内事,是自家事。报友的事,也是分内事,自家事。搭工夫,乐意;搭钱,也乐意。不只是乐意的问题,而是自觉自愿,乐此不疲。而且这同,已经不仅仅限于报友之间,而是迅猛地向社会延伸,成为服务人群、造福人群、影响人群的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报友俱乐部遍布省内外170多个县市,已经成为一张网,一张靠激情和热情、靠真诚与质朴织起来的网。它活跃在农村,它在普及科技文化,它在传递时代文明,它在扶危济困、救助贫病、奉献爱心、传播道义,它在排解邻里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体现着和谐和进步。
这张网在行动,时时处处在行动。
这部书不是写的,是记录,这个记录是忠实的,真诚的,甚至忠实到毛糙,真诚到原始。惟其如此,才更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这就像农家移栽秧苗,所有的根须都不伤,甚至连泥台儿都带着。惟其如此,才真;惟其如此,才活;惟其如此,才感人。
这是孟燕君之功。正如农民报总编辑陈兴旺所说,“孟燕君是一位激情常在,思想火花不断的人,而且韧劲十足。”这评价一语中的。为什么他能够这样?因为他真诚。真诚应该说是他生命的原动力。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真诚的,甚至连毛病都是。因为有了这个真诚,连毛病都是好的了。他像个永动机那样,在农民报这个大机器里,既公转又自转,所有的转都真诚。这部书是真诚的结果,这部书记录的所有也是真诚的结果。
为什么他真诚,因为农民报真诚。因为农民报所有的人真诚。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真诚是一样的。农民报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是这份真诚。之所以能够发展,靠的还是这份真诚。他是以真诚记录真诚,以真诚传递真诚。(节选)
(闻章,原名靳文章,著名作家、学者,国学大师,原河北农民报副总编辑)


河北农民报报友俱乐部之歌
孟燕君
我们是农民,
我们是朋友。
我们相聚在农民报旗下,
我们有共同追求。
披星戴月面朝黄土,
两脚泥巴一双粗手。
大地播诗笔是锄头,
袖里乾坤胸中锦绣。
煮一壶沧州白酒,
唱一段河北梆子。
兄弟啊,
你大胆地向前走!
我们是农民,
我们是朋友。
我们传声传情传经送宝,
我们常交往交流。
种养把式致富助手,
政策顾问法律参谋。
冀京津鲁凯歌同奏,
服务乡亲农民领袖。
俱乐部激情燃烧,
农民网博客畅游。
兄弟啊,
甘洒热血祭春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