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
(2024-05-22 16:33:56)分类: 邮集编辑 |
虹桥
杜明明
中国造桥历史悠久,类型众多,有桥身呈弧线或桥洞成弧形,犹如彩虹,故而称为虹桥。
宋代东京汴河上的虹桥,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单跨等边折线形木构拱桥,为水陆交通的汇合点。2004-26-5票图(题头图)是其时景象的真实写照,只见宽约8米的桥面顺拱势以反弯曲线与河岸衔接,桥身饰以丹膜
桥上商贩密集,行人熙攘,车马往来如梭,桥下百舸竞流,似飞若动,所以虹桥又被誉为“虹梁”“飞桥”“飞梁”。无柱的木拱虹桥易与无柱的伸臂木梁桥相混同。在兰州雷坛河上原有一座伸臂木梁桥,其上覆盖如屋,相传始于唐代,为“河厉”遗制,架木横空,由两岸向河心挑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最后中间桥面
连接,形似两拳相握:如空中鳌背,故名“握桥”:又因桥呈穹窿状的弓形结构,且涂以红色,故俗称“虹桥”每逢暮春,上游冰雪
消融,山洪暴涨,奔涌握桥之下,水沫飞溅,浪涛轰鸣,水雾氤氲,握桥宛若一弯彩虹横卧在有如云奔烟飘的波涛之上,形 窿状虹桥春涨”景观(图1),为昔日兰州八景之一
我国有些石拱桥也因“长虹卧波”之势而得名虹桥的。如凤凰古城之虹桥(图2),明洪武年间建造,是一座荟萃了苗族、土家族、汉族桥梁工艺精华于一体的三拱两墩石桥(图3),采用当地开采的紫红岩石砌筑,犹如彩虹一般倒映在清澈的沱江之上,故尔取名“虹桥”(图4),有红岩和长虹卧波之双重含意,是凤凰最大的古桥。风雨楼凌驾于虹桥之上,与民族一条街竖横交错,互为辉映,构成了古城市井风俗最绝妙的画面。
在一幅清代顾梁《虹桥画舫图》上(图5)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六次南巡中,某次过嘉兴王江泾虹桥时,正赶上一宿庵庙会的盛况,虹桥下龙舟、官船、画舫、民船络绎不绝,桥上踏行的香客和虔诚的渔民摩肩接踵,其繁华程度堪比《清明上河图》。图上这座虹桥,
凤园古城其实是一座横跨京杭大运河的三孔实腹马蹄形驼峰虫工式石拱桥,自古就享有“虹桥“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的美誉,故名长虹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采用无锡的金山石砌筑,全长72.8米,桥顶宽4.9米,中心孔宽16.2米,圆拱的圆心夹角大于180°,水面至桥顶高18.8米,两侧各有57级台阶,全部用平整的长条石砌成。2019年王江泾镇的长虹卧波被评为“秀洲八景”之一。中国首创悬索桥,建有古老的竹索桥和世界最早的铁索桥。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在建设者全力拼搏和不懈努力下,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建成,标志着中国建成了第一座自行设计的跨径超千米的钢箱梁悬索公路桥。大桥雄姿勃勃,在太阳的照射下,似飞架在浩浩大江上的彩虹(图6),寄托着人们的希望与美好。…
202304 1208
湖南·凤凰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