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2日
(2022-07-02 10:35:20)方丈记[i]
河水汩汩川流不息,已然不再是原来的水了,看似淤滞的泡沫(浮沫),一会儿浮现一会儿消失,不曾有过长久停留的,在这娑婆世界里的人们及其居所亦复如是。
这段有如行云流水般美妙氤氲的文字,其实是出自鸭长明[ii](本来长明的读音用的是训读)的随笔《方丈记》起首的几句,接下来鸭长明是如此写的。
如缀玉般美丽的京都城,目之所及,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庶民之所居看似历数世而不颓,只是若细加稽考,则已绝非昔日乌衣巷王谢之旧宅了。或许是因去年罹邻家之火灾今年所新造,或许是过去的豪门深宅因家道中落不得已迁居陋室。至于所居之人,亦是如此,虽看似地方未变,人也增多了,不过以前所熟识之人,二三十人之中仅余一二人而已,恰若朝死夕生的水中的泡沫而已。
人们是浑然不知缘何出生缘何死亡的。什么时候会来到什麽时候会离开这娑婆世界?也不知道在这暂栖的尘世为了什么而烦恼,为了什么而喜悦。这个居者和其所居的轮回无常之情形,举例来说的话,恰似牵牛花上的露水。或者是露水已消花犹残存,只是即使残存也会因朝阳而枯萎,或者是花已凋萎露水尚未消,不过即便露水未消也已熬不到日暮了。
像这样的对句有很多,如此搀杂着汉文的语词的文体便是称之为和汉混淆文的。
《方丈记》是在痛切地感知到生活在尘世上的人们和其居所其实都是虚幻的存在,是转瞬间就会堙灭了的无常的幻境,从而探究在这样的娑婆世界里,得构筑怎样的居所,以怎样的方式生活才是最适宜人的居所论、人生论的问题。这部《方丈记》是镰仓初期的建历二年(1212年)执笔的。
鸭长明出生于平安末期时代的下鸭神社[iii]的神主[iv]家庭,不过父亲在鸭长明还未成人时就去世了,鸭长明在也没有人提携他引入神主圈子的状况下便沉湎于所喜好的和歌和音乐(尤其是琵琶)。在这以后他的和歌的才能终于被后鸟羽上皇发现,对他青眼有加的后鸟羽上皇任命他为和歌所的寄人[v]。心存感激的鸭长明便潜心勤勉于事,赏识这份勤勉的后鸟羽上皇便打算任命鸭长明担任下鸭神社(下贺茂神社)的摄社[vi]河合社的祢宜[vii],这可是成为本社的祢宜前的必由的一个职务,知晓后鸟羽上皇深意的鸭长明感动得哽咽不已。可是同族的鸭祐兼对此却强烈抗议,扬言以前不曾侍奉过神社的鸭长明担任河合社的祢宜不觉得过分吗?神様大概也不会高兴的吧?贺茂明神可是京都的守护神,因为同时也是日本国的守护神,倘若贺茂明神様会不高兴的话,后鸟羽上皇便也不敢强行任命鸭长明了,河合社的祢宜的事便作罢论。后鸟羽上皇便将其他的末社升格,打算任命鸭长明到那里去担任祢宜。不过鸭长明留下了“那毕竟是不一样的”,拒绝了上皇的恩宠,不久便出家遁入空门了。
法名莲胤的他开始是在洛北[viii]的大原[ix]隐居,但不久便在京都南部的日野[x]的外山造了方丈[xi]亦即所谓的“一丈四方”的草庵,修行诵经和赏玩和歌及音乐,过着清寂的余生。《方丈记》接着在篇首所叙述的,鸭长明便把自己所深痛感知的无常尘世的五种灾害,大火、飓风、逃难、饥馑、地震的惨状如实地描述了,在大谈了都城中的生活是多么的有违悟道修性后又以如醉似痴的状态叙述了在这日野山的方丈之庵的生活是多么的舒心惬意。
若要说起这里的模样,小庵南面有架空水渠竹管,立起岩石蓄着引来甘冽之泉水,树林近处薪柴拾取不尽。此处名曰外山,其正木[xii]葳蕤,遍谷牵蔓湮没足迹,西山晴好,便得一览无遗。春天可见紫藤花开宛若波浪,又似紫云漾溢西方,夏天可闻子规夜啼,似相约同赴冥途之契,秋天则满耳茅蜩鸣声,叫嚣着寒蝉短暂一世之悲苦,冬天应是仁慈的雪花飘舞,在助人消除积世的罪孽。
不过他并没有因为对日野闲居的礼赞而辍笔《方丈记》。他还曾有如此地耽于这草庵,执着于清寂之境,作为一个虔心礼佛的教徒会不会是一种愆尤的疑问,便不时扪心自问。在对这一问题没有明确地得到这不是罪愆的他,便就不停地诵着“南无阿弥陀佛”来平抑内心,作为一个能敏锐感知事物而且不会一直沉湎其中的内省的人,似乎浮现出了鸭长明的风貌。
他好像还在这日野的草庵里写成了歌论书的《无名抄》,佛教谈话集的《发心集》。后来在建保四年(1216年)的闰六月八日坐化,据说是享年六十一岁。[i] 方丈记:镰仓前期的随笔,一卷,鸭长明著,建历二年(1212年)起笔。
[ii] 鸭长明:镰仓前期歌人,文章家。有菊大夫之称,出生于贺茂御祖神社的祢宜之家。精通管弦(尺八、琵琶等),和歌则是师从俊惠,建仁元年(1201年)选入和歌所寄人,元久元年(1204年)出家,法名莲胤。有《方丈记》、《发心集》、《无名抄》等。
[iii] 下鸭神社:下鸭是京都市左京区的地名,在贺茂大桥附近合流的贺茂川和高野川相夹峙的地域,有下贺茂神社亦即下鸭神社。
[iv] 神主:神社的职人之长,在祢宜、祝部之上,掌管有关神社诸事。
[v] 寄人:平安时代以来朝廷的诸官衙、镰仓时代以来的幕府的诸机关里的职员。
[vi] 摄社:神社的格式的一种。附属于本社又比末社格式高的神社。
[vii] 祢宜:神社的神主之下掌管祭仪、庶务的神职。
[viii] 洛北:洛阳北部。古日本崇尚中国,便将京都称之为洛阳。
[ix] 大原:京都的左京区北面的地名。
[x] 日野:京都中部的地名。古时称为多摩郡石津乡飞火野,由多摩川南岸的冲积低地和多摩川丘陵构成。
[xi] 方丈:典出维摩居士的一丈四方的房间。僧人所居处,禅宗是长老、住持所居处。
[xii] 正木:冬青,常绿灌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