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0日
(2022-04-20 07:20:19)奥州[1]小道
上州[2]馆林[3]的城主德川纲吉[4]在延宝八年(一八六零)成为五代将军时,江户的俳谐师[5]桃青[6]也移居到深川了[7]。翌年(改元天和)之春,桃青因门人所赠芭蕉[8]植于庭长势茂盛,心生欢喜便把所居号为芭蕉庵。不久还因怜惜台风吹打芭蕉叶落,更把笔名也以芭蕉为号了。
暮秋芭蕉飓风夜卧听檐前雨敲盆
天和二年(一六八二)十二月的除夕,江户大火,(井原西鹤在《好色五人女》中的阿七避难吉祥寺即是此次大火引起的)还延烧了芭蕉庵,不过不久芭蕉庵就又重建了。贞享元年(一六八四)到第二年的《甲子纪行》的旅行、贞享四年的《鹿岛[9]游记》的旅行、同年十月到第二年的元禄元年(一六八八)的《负笈小文》、接着的《更科[10]游记》的旅行等,都是从这个深川的芭蕉庵起始出发的。近畿[11]、中部[12]日本的旅行回来时是元禄元年的八月,但没隔多久就在翌年的三月又千里迢迢地向陆奥[13]出发了。此时的芭蕉庵的桃青是四十六岁,这一次就是游记《奥州小道》的旅行。
日月乃百代之过客,逝去的年轮终究亦是旅人。舟楫之上飘忽一生,揽辔踯躅渐趋老迈。终日行旅宿于野,古人多有死于旅途者。余亦不知始于何年,若受熙风浮云之邀,慕古人朝碧海而暮苍梧,每思漂泊海滨浪迹天涯。去年之秋,甫回江边破庐,拂去蜘蛛尘网,未几便也就是年底了。受不知什么神灵之惑,欲在春日霭霞中翻越白川之関[14],仿佛应道祖神[15]的召唤,便也蠢蠢欲动了。补缀好裤子,新换了斗笠的带子,艾炙了足三里[16],心实系于松岛[17]的明月,把所居之处让与别人,搬到杉风[18]的别墅去住了。
柴扉已易主堂内偶人[19]着新妆
连俳八韵[20]的草稿纸挂在草庵的柱子上。
这一次旅行出发日的早晨,剃了发穿着黑道袍的曾良[21]也跟随着。他所记录下的《曾良随行日记》,详细地记录了旅程,为后人在读《奥州小道》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出发地是千住[22],诸亲朋好友,从晚上起就聚集在一起欲为之送行。我们是在千住这地方上的船,一想到前途三千里,不禁心潮起伏,并无悲伤情由的离别竟会泪也流了下来。
暮春鸟鸣啭渊深鱼落泪
途次日光[23]、那须[24]、芦野[25]、白川[26]、须贺川[27]、忍者之乡(福岛),五月四日到仙台。
青青一片田依依柳色新(芦野)
风雅幽深处童子插秧歌(白川)
笠岛梅雨时泥泞路难行(笠岛)
多贺城[28]的古碑令芭蕉感动不已,对着松岛的美景芭蕉竟至不曾得到一句佳句。
芭蕉一行静默的参谒奥州藤原[29]氏的遗迹造访平泉[30]是五月十三日。
三代荣华恍若一梦,大门的遗迹绵亘一里[31]之外,秀衡[32]的遗物已成田野,仅金鸡山[33]尚存纪念堂。先登上高馆[34],所见是北上川[35]南部的河流。衣川[36]是绕着和泉城的,在高馆下汇入北上川。看上去泰衡[37]的遗迹隔着衣関[38]扼守着南部隘口,城下草木森森,像是众多的忠臣守卫在此,抵御着蝦夷[3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默诵着诗圣的“春望”句,取下斗笠当作坐垫,不禁潸然,竟至不知时光的流逝。
夏草葳蕤化作勇士一枕梦
空木[40]妆银恰似兼房苍白发
曾良
过尿前关[41],进入出羽[42]造访立石寺[43],平静地伫立在庙堂,心地便也澄明了。
山寂庙堂静蝉声入岩石
走过最上川[44]的下游。
五月骤雨频最上川水急
然后登上山伏修行的福地的羽黑山[45]、月山[46]、汤殿山[47],后又从鹤岗[48]到了酒田[49]。
六月十六日到十七日,到达象潟[50]。因其美丽的海湾,和松岛一样都是芭蕉行前就潜心向往之的地方,那也是与能因[51]和西行[52]深有渊源的地方。
细数尽江山水陆风光,于今胸中所存尚有象潟。向酒田港的东北方,越过山坡沿着海岸水滨,踏着细沙行。十里水际,日影微斜,海风扶摇涌起细沙无数,待雾雨朦胧后又尽掩鸟海山英姿。在茂林中行走,则犹如暗中摸索。雨中漫步亦有奇趣,有时也会坐在渔夫的草簾中,只为等待雨后天晴的一抹彩虹。
第二天天晴,日出后便是艳阳高照。在象潟解缆,先泛舟能因岛,探访据说能因幽居三年的遗迹。又在对岸行船,在被称为“行舟落英上”的樱花老树下,参谒了西行法师的遗物……海湾方位也不过一里左右,所遇景况则与松岛又有不同。松岛似乎是笑靥可人,而象潟则如怨妇诉说当年的风华,而今的孤寂落寞。令人不胜唏嘘,哀叹风光不再世事无常。
象潟雨中奇,合欢[53]花亦美
越过鼠之関,从出羽到越后,然后再到越中,又在日本海上远眺着佐渡。
荒海浮巨鳌佐渡银河岸
在市振[54]还遇到了象潟的游女,和她们是住在同一个旅社,她们殷切地想和芭蕉一行同行。
劝君姑且径行去我伴萩[55]月徐徐行
不久进入加贺[56]国,在小松[57]参谒了源平[58]之战时期的斋藤实盛战死时的盔甲。
灼灼烈日秋风弱(从金泽到小松)
冷冷盔下蟋蟀鸣
曾良病了写下了
连日跋涉终不堪卧倒萩之原
便在北陆路的途中和芭蕉分手,先行一步到伊势去了。接下来的路就是芭蕉的孤身之旅。
今日始不再记录斗笠的带坠
渐渐地白根[59]的巨峰白山[60]也看不到了,出现了日野山的身姿。芭蕉跨过浅水桥[61]到了敦贺[62]。
北国中秋月亦是晴好日
弟子们都到这里来迎接了,此前分手的曾良也来了,一起到了美浓[63]的大垣[64]后,众多的亲朋好友也都云集而来了,看到芭蕉就像看到了死去了的人又复活了似的兴奋。可是在这里也没待多久,芭蕉因为要去参谒伊势[65]的迁宫仪式,便又到伊势去了。
蛤展双甲是晚秋
芭蕉以此句作为《奥州小道》的结尾诗。元禄二年试笔,行程约六百里(约二千三百四十公里),这个长途旅行的游记,在元禄四年回江户后,一直写到元禄五年、六年,经过不断的斟酌推敲,于元禄七年出清样始告完成。
不过这一年的五月芭蕉便又一次前往关西。首先是京都、故乡的伊贺[66]、上野[67],接着奈良,到了大阪后病倒,于十月十二日不幸辞世。
行中感风寒梦回荒野路
《奥州小道》中说道:“古人多有死于旅途者”。如同他所写的“客死途中,此亦天意也”,芭蕉在旅途中合上了五十一年的生辰簿。
[1] 奥州:即陆奥。
[2] 上州:群马县,上野国的别称。
[3] 馆林:群马县东南部的地名,被利根川和渡良濑川所夹峙。
[4] 德川纲吉:五代将军。系三代将军家光四子。四代将军家纲之弟,幼名德松。
[5] 俳谐师: 以俳谐、连歌为职业及精于俳谐、连歌的人。
[6] 桃青:姓松尾,因仰慕李白故号桃青,江户前期俳人,俳谐革新集大成者及蕉风之祖。本名忠右卫门。笔名初为宗房,后为桃青再后芭蕉。生于伊贺国的上野。(1644-1694年)。
[7] 深川:今东京都江东区西部的地名。
[8] 芭蕉: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庭院观赏植物。
[9] 鹿岛:茨城县鹿岛郡。
[10] 更科:长野县北部的地区。
[11] 近畿:京都附近的各国。
[12] 中部:本州中央部地方的各国。
[13] 陆奥:陆前、陆中、陆奥、磐城、岩代奥州五国的古称。
[14] 白川関:古时作为进入东山道陆奥国的関隘,设在下野国的防御蝦夷的関门。与勿来関、念珠ケ関,号称奥州三关。
[15] 道祖神:在村境、山卡等路旁抵御外来疫情及恶灵的神祇,也管结缘及保障旅行安全的神。
[16] 足三里:炙穴。膝盖下稍微凹陷的地方,据说艾炙此处能健足去病。
[17] 松岛:宫城县松岛湾的海湾及湾内六十余座岛屿构成的胜景。以岛、松及静海的海景为日本三景之一,号称有大高森的壮观、富山的丽观、扇谷山的幽观、多闻山的伟观,为松岛的四大观。
[18] 杉风:杉山杉风。江户中期俳人,江户人。通称市兵卫,堂号鲤屋。蕉门十哲之一,延宝初入蕉门,为蕉门后援有力者。(1647-1732年)
[19] 偶人:三月三女孩家庭给孩子准备的偶人玩具礼物。
[20] 连俳八韵:连俳百韵时写在诗笺第一张纸上的八句。
[21] 曾良:河合曾良。江户前期俳人。信浓国人。本名岩波庄右卫门正字,通称河合惣五郎。贞享二年师事芭蕉,随行了《鹿岛记行》、《奥州小道》的旅行。(1649-1710年)
[22] 千住:东京都足立区南部的地名。以前的南足立郡千住町,包括荒川区南千住(以前的北丰岛郡南千住町)。江户时是奥州街道最早的宿场町。
[23] 日光:栃木县西北部,奈良末期由胜道上人在此开四本竜寺。
[24] 那须:栃木县下野国北部,有那须温泉与盐原七汤同享盛名。
[25] 芦野:栃木县那须郡那须町的地名。奥州街道锅掛和白坂之间的驿站。
[26] 白川:福岛县西部的地名。进入陆奥国的要地,古时有白川関。
[27] 须贺川:福岛县中南部的地方。阿武隈川、释迦川贯流市内,江户时有奥州街道的驿站。
[28] 多贺城:宫城县中部的地名。近仙台七北田川左岸,有多贺城遗址及石碑。碑高一点八六米,碑文有京、蝦夷、常陆、下野、鞂鞨诸国的边境、多贺城的设置及建造的由来。是天平宝字六年(公元762年)时所立。
[29] 藤原:姓氏。原、平、藤、橘四姓之一。最初中臣镰足因大化(公元645~650年)改新之功,被天智天皇赐姓藤原为始祖,后仅允许镰足的次男不比等继承藤原姓氏,其后不比等的四个儿子分别成为南家、北家、式家、京家藤原四家之祖,不过其后仅北家繁盛,成藤原氏主流。
[30] 平泉:岩手县南部的地名,北上川贯流其间。
[31] 里:长度单位。1里=3.924公里。
[32] 秀衡:藤原秀衡。平安末期陆奥的豪族,出羽押领使基衡之子。平氏灭亡后不服从源赖朝庇护义经,死前令子泰衡拥戴义经。创奥州藤原氏三代荣华之最。遗骸在金色堂。
[33] 金鸡山:群马县西部妙义山的三峰之一。
[34] 高馆:衣川関的别称。岩手县西磐井郡平泉町,源义经在文治五年(公元1189年)被藤原秀衡之子泰衡的攻击下自杀的地方。
[35] 北上川:发源岩手县北部七时雨山。在岩手宫城二县境向南流注入石卷湾。宽永三年(公元1626年)伊达政宗下令改道后注入追波湾。
[36] 衣川:岩手县西南部国见山的北侧流出的北股川、南侧流出的南股川合流后向东流的河。在平泉附近汇入北上川。
[37] 泰衡:秀衡的次子。继承父业镇守陆奥出羽六郡,庇护衣川関的义经,但在源赖朝的压力下,文治五年(公元1189年)杀害了义经,同年在赖朝的攻击下逃跑时被郎从和田四郎所杀害。
[38] 衣関:中古时岩手县西磐井郡平泉町附近。是安倍氏为防御蝦夷的侵入而设的关隘。
[39] 蝦夷:源自阿依努族语的人的意思,是对古代住在奥羽到北海道言语习俗不同且不服朝廷的部族的蔑称,到平安初期被朝廷同化。
[40] 空木:白斑叶溲疏,虎耳草科落叶灌木。自古即与杜鹃同为夏季之风物。其所绽之白色花被骚客文人赞之曰若雪、若月、若波、若云。又名水晶花、夏见草。
[41] 尿前关:宫城县玉造郡鸣子町。
[42] 出羽:东山道八国之一。本是蝦夷地,被阿倍比罗夫远征后开拓,和铜五年(公元712年)从越后分离自成一国。
[43] 立石寺:山形市山寺天台宗寺。山号宝珠山。贞观二年(公元860年)立,开山者円仁,延历寺别院,也称松岛贞观寺。几度毁于兵燹。天文十二年(公元1543年)円海中兴。
[44] 最上川:发源福岛县境内的吾妻山,流经米泽、山形、新庄各盆地,在酒田市入日本海。日本三急流之一,全长232公里。
[45] 羽黑山:山形县鹤岗市东面的山,和月山、汤殿山为出羽三山。镰仓时开始就是羽黒派的修行的根据地。山顶有出羽三山合祭殿,标高419米。
[46] 月山:出羽三山之一,自古就是修验道的道场,山顶有月山神社,标高1980米。
[47] 汤殿山:出羽三山之一,标高1504米。
[48] 鹤岗:山形县西北部的地名,登出羽三山的根据地。
[49] 酒田:山形县西北部。有最上川的渡口,宽文十二年(公元1672年)设贮米场开了西回航路后,因米的运输而渐趋发达。
[50] 象潟:秋田县西南端的地名。面向日本海,曾以八十八潟九十九岛的景观最为胜名,但因文化元年(公元1804年)的地震陆地化了。鸟海山的登山口。
[51] 能因:平安后期僧侣、歌人。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俗名橘永愷,始号融因,后改能因。(988~?)
[52] 西行:平安末期僧侣、歌人。俗名佐藤义清,法名円位,西行乃号。早年武士生涯,二十三岁出家,一生多旅行。其诗在《新古今和歌集》中独占九十四首,为最多,(1118~1190)。
[53] 合欢:豆科蔷薇目落叶乔木。
[54] 市振:新泻县西南部的青海町。作为越中和越后的国境有关隘。
[55] 萩:胡枝子。豆科萩属落叶灌木。秋季七草之一。
[56] 加贺:北陆道七国之一。古时属越国,大化改新(公元645~650年)时编入越前国,弘仁十四年(公元823年)成立加贺国。
[57]小松: 石川县西南部的地名。
[58] 源平:平安末期源氏和平氏的争权时代。从保元平治(公元1156~1159年)之乱、治承寿永(公元1177~1182年)之乱,一直到文治元年(公元1185年)的平氏的灭亡,确立了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时代。
[59] 白根:新潟县中部的地名。越后平原中部的信浓川及支流ノロ川所夹峙的地块。
[60] 白山:石川岐阜两县境的火山。钟状火山。有白山神社,白山比咩神社的内院,标高2702米。
[61] 浅水桥:流经福井市的浅水川上的桥,又称朝六桥、朝水桥,阿曾武津桥。
[62] 敦贺:福井县中部的地名,面临敦贺湾,自古即大陆与海上交通的要港。
[63] 美浓:东山道八国之一。岐阜县南部沿长良川一带,大化改新(公元645~650年)时自成一国。
[64] 大垣:岐阜县西南部。
[65] 伊势:东海道十五国之一。自古即以皇大神宫的镇座地开拓,大化改新(公元645~650年)后自成一国。三重县中部、志摩半岛北侧。
[66] 伊贺:三重县西部,东海道十五国之一,大化改新(公元645~650年)后并入伊势国,不过天武天皇(公元672~685年)时再次成伊贺国。
[67] 上野:三重县西北部伊贺盆地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