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不省唾沫。

标签:
万有引力娱乐 |
分类: 电影 |
http://s5/middle/71d95874ga09912702ef4&690
“《万有引力》通过八个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讲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这一永恒定理。”这部影片的导演赵天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如是说。
我呸,牛顿爷爷如果在世,看到后人这么糟改他老人家举世闻名的发现,鼻子得气歪了。
如果说第一段“邂逅”情事,还有些小浪漫,小好奇,小出人意料,白百合和文章也算养眼,表演上虽无亮点,也无破绽。那首都机场的3号候机楼场景,也能聊解我的思乡之苦。
那么第二段就着实让我吃不消了,好比正看着琼瑶剧,突然冒出一段二人转来。最近连续看了两部张静初的片子,另一部是“守望者”,张都是极尽风骚矫情之能事。顺便说一句,“守望者”里张静初那两下子热舞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我特想说一句,拜托,您这是拍电影呢,好歹练练再来。相比之下,这部“万有引力”对张的技术含量要求就低多了,无非就是搔首弄姿,大摆pose,外加哼哼唧唧,哭哭啼啼,齐活儿。和张演对手戏的郭涛,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疯狂的石头”里的草根保卫科长,变身为一个穿着帽衫的文艺范儿数字家,在讲台和床上都要装B的那种。
看得出来,虽然是拍广告片出身,赵天宇是个有商业野心的导演,所以他选择了近来比较有票房号召力的张静初和郭涛。本片的摄影和剪辑也出自名家之手,可惜这些都只能锦上添花,无法点石成金。
赵导演打着“文艺”的幌子,走的却是下三路。我得说,这段颇为色情,演员算是豁出去了。可惜的是,迄今为止,知道如何拍吻戏的中国演员不多,全部是撅着嘴唇乱拧,看得人胃酸。故事的主题是“造人”,夸张荒诞,媚俗矫情。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和技术含量。总得感觉是不如去德云社听郭德纲。
第三段故事的主角是莫文蔚和戴立忍。要说情节的曲折深刻,这段为最了,它关乎背叛、复仇和自我救赎。
第四段爱情的主题是重生,讲述吸毒少女如何在爱情的力量下重拾生活的信心。两位主演都是新人,表演清新自然,如果一定要选择,这段算是我的比较喜欢的吧。
赵导演还说了,“我拍中等成本电影,创新是必须的。《万有引力》中,探测器、温度计、信号灯、降落伞这四个道具,其实反映了情感双方对彼此的试探和纠缠。机场故事的探测器可以探测出人心的距离究竟有多远;造人故事中的温度计可以映射在床上你爱我的温度;出轨故事中的信号灯是双向的,取决于人的思维;重生故事中的降落伞,代表一种爱的安全降落。”
我再呸。首先,这样的影片也算是创新吗?远的不说,就说最近上演的“恋人絮语”,“将爱情进行到底”,都是这个路数。再次,这些道具所谓的意义,您不说谁知道?电影是演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何况是硬生生附加一些似是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义上去。
四个故事完全没有干系,让本可以完成复杂的情节穿插控制能力的电影功能,退化到小品剧的层次。这方面的典范是英国影片“真爱至上”(Love
而这部“万有引力”,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结论是“没有感觉”。Okay,我看明白了,and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上的规则和太空的运行规律是大不相同的,牛顿的发现推翻了这一观点,且揭示了一个真理,其实支配宇宙和自然的规则很简单。正如爱情。影片中描述的四段爱情:“邂逅——造人——背叛——重生”,看似各不相同,其实背后都是一个简单的“爱”字。爱的力量是万能的。所以这部影片叫做“万有引力”。
内什么,这样解释,是否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