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二)——客西马尼园的痛苦(耶路撒冷万国教堂/客西马尼园)

标签:
历史旅游收藏图片文化 |
分类: 我的游记 |
耶路撒冷诉说着无尽的历史和神迹!行走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光阴的沉淀。在时光的长廊,跟随铺陈开的历史卷轴缓步前行,哀伤的哭泣荡气回肠、如影随形。耶稣开了人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又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我要将我父所应许的降在你们身上,你们要在城里等候,直到你们领受从天上来的能力。”
橄榄山下的汲沦谷中,坐落着一座与耶稣同一时代的园林——客西马尼园 Gethsemane,园中有座万国教堂 Church of
All
Nations,它是由16个天主教国家于1919年至1924年间共同兴建的(注意三个拱门和四根柱子)。根据记载,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之后来到这里进行了三次逾恒祷告,在这里被捕后开始了苦路的行进。
万国教堂又叫苦闷大教堂 Basilica of the Agony,是世界四大著名教堂之一。如今游客进入,都必须脱帽低语。在圣地,教堂大多建于公元4世纪。所以这座教堂虽然是20世纪时兴建,但在其基底处也发现有拜占庭时期的遗迹。建筑师们保留了当初饱受摧残的教堂遗迹,如今我们所见的一些玻璃马赛克都是留存于当时的更早时期的作品。
逾越节:在《出埃及记》中有记载上帝要杀死埃及地长子,使摩西告知以色列人将宰杀的羔羊血涂在门楣和门框处,他便知此处是以色列人家,从而越过不取他们性命。此后犹太人便守着这礼,成了逾越节。耶稣受难前的最后的晚餐,就是与门徒共进逾越节晚餐。而根据犹太人对一天的定义起于日落,终于第二天日落的计算方法,耶稣就是在当年逾越节这天(星期四日落至星期五日落)死去的。在第三天周日(上帝创造天地的第一日)复活,也即复活节。
七七节:在逾越节的七周之后,所以叫七七节,又称收获节、新果实节,在基督教中也叫五旬节。这是一个纪念初熟的麦子,将初熟的果实献给神的节日。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的第五十天来到西奈山旷野,主耶和华在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在此颁给摩西《十诫》。
住棚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之后,在旷野飘流四十年住帐棚,并追念耶和华在这期间供养了所有犹太人的饮食。在每年秋季的希伯来历提斯利月15日,也即公历9月中,持续7天。
在古时全体以色列男丁都必须集中庆祝这三大节期。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还是都会来到圣地,特别是在三大节期时赶来朝拜。耶稣也并无例外,他在逾越节那天的最后的晚餐之后,带着门徒们来到了橄榄山下的苦闷大教堂,在此向主耶和华祷告了三次。
万国教堂的正门以三道拱型门为装饰,代表主耶稣三次悲痛的逾恒祷告。拱门边的四根立柱上站立的是四本福音书的作者:马太、约翰、马可和路加。这四本福音书也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耶稣的生平事迹,是新约圣经的头四卷书。正门上三角状马赛克屋顶画的是耶稣和圣父,其手捧一个希腊字母A,代表阿尔法。左边是卑微伤心的人,右边是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的智者。亦即怀疑他的人和相信他的人,最终两边都会相信主。屋顶上十字架的两侧各有一只雄鹿,代表有灵性的人类在思想上寻求和神灵的共性。
步入教堂内部,正好见到有信徒们在做祷告。教堂内被建筑师刻意营造出昏暗的样子,因为耶稣的祷告是在最后的晚餐之后的半夜,并且祷告时的心情是“极其伤痛”的。
教堂圣殿朝东,高大的马赛克装饰墙讲述了耶稣三次被出卖的经过:左侧为犹大之吻,耶稣的门徒犹大以亲吻耶稣为记号,让祭司、长老和士兵认出耶稣,并将他逮捕。如今也引申为代指“看似友好的举动,实则是害人的”;中间的马赛克图为耶稣来此祷告的场景;还有一幅则描述了耶稣被抓的场景。
教堂内有16个拱顶,代表16国参与建造。每个国家的标志放置于天花板的玻璃上,在一个小圆顶内。所以每一个拱顶代表着捐资建造这座教堂的国家。人们多说耶稣在克西马尼园做了最后的祷告,而东正教和天主教传统认为万国教堂就是耶稣被捕前的晚上做祷告的神秘地方。
祭台前有一块被合金锤炼而成的荆棘冠冕所围起的古旧石头,传说它就是当年主耶稣趴伏在此祷告的那块石头。据说以前这块石头很高大,但因为管理不善,常有教徒来此朝圣膜拜后便凿一块带回去留作纪念,如今石块已被凿得和地面一样平了。
这座教堂的建筑师和主泣耶京堂的建筑师是同一人,在建造的同时因为有发现其基底有拜占庭时代遗留下的遗迹,所以当初建筑这座教堂的时候便保留了原遗迹的马赛克拼贴花式,将教堂完成。所以现存教堂是建立于12世纪的十字军教堂(1345年废弃)和4世纪的拜占庭教堂(毁于746年地震)的基础上的。
苦闷大教堂外便是客西马尼园,这是一个栽满了橄榄树的园子。根据新约圣经的记载,耶稣和门徒在逾越节最后的晚餐之后穿越汲沦谷,来到了橄榄山下的客西马尼。当时他已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在三个门徒的相随下跪在此处的一块石头上向圣父祷告。在经历了痛苦的思想挣扎之后接受了主的旨意,被犹大之吻出卖,坦然面对祭司和士兵的逮捕。被罗马总督定罪、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复活升入天堂,完成了牺牲自己,拯救世人的使命。
当耶稣来到此处,他已知道这一时刻是生死交缠之时,是选择苦杯还是选择逃离抗拒接受?他清楚地知道犹大是去做出卖他的事。
客西马尼园里最重要醒目的便是八颗古老的橄榄树,其中几颗经测算已经有上千年寿命。人们相信这些树是和耶稣同一时代的,曾经见证过耶稣当晚在这里向上帝的祷告。
克西马尼的本意有“压榨”“榨油”之意,也意指主耶稣受到的如同橄榄被挤压般的煎熬,要成为供奉上帝的灯油。当他到达这里时,他预感到自己受难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所以心情显得极度悲伤,“汗珠如豆大血点滴落在地上”,但他最终逐渐恢复了勇气和自信,决心坦然接受未来的苦难。
老橄榄树的树根龟裂干涸,如同耶稣饱受鞭挞的身躯,承受苦难与沧桑,树冠却依然高大葱郁,为世人遮荫避难。你能看到主干下顽强的新芽,延续着老树的生命。在古老橄榄树的不远处,园内的三叶梅争相开放,好似苦难中的勃勃生机和点点希望。
橄榄树是永久生命的象征!克西马尼园的老橄榄树令人震撼,至今似仍散发着那忧伤、悲哀的气息。与古树擦身而过,千年遗训至今弥漫不散。教徒们抚摸、亲吻橄榄树;游人们感叹古树巨石般的身影。墨黑古老的橄榄树在刺眼的阳光下如主神的化身,那是留给世人千年的财富。
漫步在克西马尼园,穿梭在古老的橄榄树之间,时光好似到回到两千年前。知道这些橄榄树是在主耶稣基督受难时出现的,现在到这里来看看它们仍然结出果实,这真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感觉。一些研究表明目前可见的橄榄树部分可追溯到12世纪中期,但可以肯定的是,植物的原始部分要古老得多。
由于树干最古老部分的退化,很难确定现今橄榄树的确切年龄。通常树木的空中部分比较年轻,人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十字军到达耶路撒冷后为了保护它们而采取的行动。对根部样品的分析表明,所有橄榄树不仅属于独特的原始品种,而且都具有相同的DNA,这意味着它们是通过母本植物的插条繁殖的。很可能是后来保管花园的基督教保管人特意选择了这种解决方案:他们想保存见证耶稣痛苦的橄榄树的遗传遗产。
虽然当下还是有很多人对圣经的内容提出质疑,但经考古发现证实的福音书和其他神圣文本仍被认为是耶稣生平的可靠来源。耶稣虽然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但也得到其他宗教的赞扬和尊重。他在客西马尼园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所遭受的痛苦使这个地方具有深远的精神象征意义,也在复活节庆祝活动中达到了顶峰。
客西马尼园旁紧紧依偎着抹大拉的玛丽亚教堂和各种教派的教堂和墓地。作为非基督教徒,第一次听说抹大拉的玛丽亚是在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书,其中也提到了她的标志性物件是玫瑰和维纳斯的五角星。她被描述为耶稣的女追随者,也有认为她是耶稣的妻子。传说耶稣治好了抹大拉的玛丽亚赶出她身上的鬼,她信耶稣后奉献自己的财物。当耶稣被带往审判,钉上十字架时,环境极其恶劣。她跟随耶稣到十字架下,看着耶稣受苦、断气、埋葬,在他空坟处哭泣,而后第一个见证了耶稣的复活。
耶路撒冷克西马尼园将教堂和庄园完美结合,这里有震撼的风景、漂亮的建筑、郁郁葱葱的果树,还有悠久的历史和引人入胜的传说。纪念耶稣的万国教堂,没有镶金带银,没有华丽雕塑,却是在教派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树木森森的克西马尼园里,千年橄榄树看似枯萎实则却生机勃勃,绿叶丰郁果实满满。死而后生,死而复生。复活的新生命更加宝贵而丰盛。
导游说在东耶路撒冷区不能挖地建房,因为一挖就是古迹。是呵!在耶路撒冷是无法感知到时光的!在克西马尼园的小径上流连徘徊,耶稣千年前的祷告声在耳畔萦绕,他是如此声泪俱下、痛苦万状。夜,漆黑一片;人,忧伤满怀。而庄园里独特的芳香会提醒你,那是新生命的芬芳。高大茂盛的老橄榄树也在告诉世人:抬起头,便能见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