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2020-04-18 04:55:12)
标签:

历史

旅游

收藏

图片

文化

分类: 我的游记

从耶路撒冷老城东边的圣殿山出城一路再向东,便可到达位于东耶路撒冷的橄榄山。顾名思义,橄榄山的名字得益于曾经满山遍布的油橄榄树。如今这里的橄榄树虽所剩无几,但留下的圣迹和传说却俯拾皆是。这里是圣经上很多重要故事的发生地,也是远眺整个圣殿山和耶路撒冷老城的最佳位置 —— 耶路撒冷的标志、耀眼的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高大的圣墓教堂和悲戚的哭墙,以及老城的古朴街道和布局全都可以一览无余。

传说耶稣曾经在从橄榄山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为耶路撒冷而哀哭!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以上这张地图是我在google map上标出的一些标志性地点,手机截图发到电脑上不是太清晰。图中大马士革门、雅法门、锡安门、粪厂门和狮门所围起的部分就是耶路撒冷老城,也就是西耶路撒冷。我们知道老城有四面各两座共八座城门,这里只标出了五座城门。我们是从东面狮门进入老城穆斯林区,开始向西沿着苦路一路到达基督教区的圣墓教堂。然后向东南到达犹太区的圣殿山和哭墙,再从南面粪厂门出。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今天我来到位于老城东侧的橄榄山(以上地图右侧),即东耶路撒冷(再往东就是死海)。山脚下的客西马尼园和其中的万国教堂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之后,所来祷告之处,这里也是他被犹大出卖而被捕的地方。在橄榄山远眺耶路撒冷老城,在客西马尼园感受耶稣被捕前那一刻的黑暗,然后向南来到鸡鸣堂(粪厂门和锡安门之间,Google的标志处)。这里是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稣来到客西马尼园祷告时路过之处,在鸡鸣堂耶稣预言了彼得会在鸡鸣前三次不认他。往左不远处便是锡安山上最后的晚餐之处和大卫王的衣冠冢。所以我的路线是从耶稣被捕后经历苦路钉上十字架死去,到被捕前的祷告处,再到祷告前的最后的晚餐,时间线是逆向的。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橄榄山是一条多山峰的石灰岩山脊,但行政上在大耶路撒冷区内。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居多,据导游说在巴以冲突严重时,会有巴勒斯坦的小孩在山上扔石块砸旅游车,那时就会看到不少以色列军警前来保护游人制止冲突。所以来到以色列旅行,如果要走完所有预定行程也是要看运气。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圣经》记载了许多耶稣在这里的事迹和传说,据说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周每天都会翻过橄榄山来到圣殿教导门徒和追随者。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是因为以色列的悖逆不知悔改。他预知他们要经历被掳和流散,但也告诉他们,以色列民仍有希望: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旅行团,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听导游讲述着这座城的传奇故事。一路走来我的一本笔记本密密麻麻全都记完了,可是导游还有很多要说,从这里开始录了很多视频,回家整理了导游的介绍。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耶路撒冷最早是由属于犹大支派的大卫王在公元前1010年继位时被选为以色列国都,为了方便其统治十二个犹太支派,而当时这里也是属于犹大支派的领地。大卫王生前四处征战,他知道自己是蒙神恩的。他想为神——他的上帝,建造一座圣殿。因为“王住在自己的宫中,耶和华使他安靖,不被四周的仇敌扰乱”,这是大卫王起意为神建圣殿的原因。  但是神却拒绝了大卫王,不要大卫为其建造殿宇。大卫王并没有因被拒而离神而去,他反而进到神的面前,亲近神。因为他认识到自己是蒙恩的,他看神的恩典比什么都好。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在大卫王死后的公元前970年,其子所罗门王继位。传所罗门破案神速、断案机智、裁决公正。我们最熟知的当属《天方夜谭》中令人拍手称快的所罗门智断二妇争子案了。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做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即二月),于耶路撒冷耶和华向其父亲大卫王显现的摩利亚山上,亦即大卫所指定的地方,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是为第一圣殿。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圣殿选址在此,也和犹太人和基督教的祖先亚伯拉罕在这里献独生子以撒有关。在第一圣殿被摧毁后,大希律王在原址重建了第二圣殿,直到圣殿再次被摧毁,人们只能在废墟残垣中遥想当年的传说。如今的耶路撒冷西城中几乎不见高楼,没有哪个建筑会比圣殿山更高。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在橄榄山脚下还会看到有非常多的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墓地,这些墓地正对着耶路撒冷老城的金门(狮门下方圣殿山东侧),与其遥相对望。在阿拉伯语中“金门”又被称为“永生门”,根据圣经传说犹太人和基督徒在末日审判时将从此门进入圣城并升天复活。奥斯曼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听闻后下令封死金门,并在金门下建立了一个穆斯林的墓地。如今的金门业已封闭长达500年之久。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三大一神宗教。犹太教的神是耶和华;基督教信奉三位一体的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和圣灵;穆斯林的上帝是安拉,圣地在麦加。橄榄山脚下和对面圣殿山城门下的墓地都意味着这三大一神宗教都相信末日审判:弥赛亚时代会在此山开启,当耶稣再临,他的第一脚会踏在橄榄山上,下山穿过汲沦溪谷从东门进入圣城。它会将死者复生并对他们进行审判裁决,再将他们分为永生者或者打入地狱者。活着的信徒要与神一同做王,死了的要复活。死去的人们为了想要先和主相见,受到审判而复活,就把自己葬在神的降临之处。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从橄榄山上眺望圣殿山,最显眼的莫过于金顶清真寺。在小小的圣殿山上,哭墙广场禁止穆斯林进入,而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则只对穆斯林开放。导游说曾经这里只要是穆斯林即可进入,现在更加严格,需要用阿拉伯语交流才可以。金顶清真寺是穆斯林的占领地,但一些极端犹太分子想捣毁这个清真寺,在此重建第三圣殿。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海拔800米的橄榄山是耶路撒冷城内最高的山了,也是游人来到耶路撒冷的必去打卡点。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的圣山,来这里朝拜的人们每天也是摩肩接踵。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也都很愿意在橄榄山的路上走一走、坐一坐,思想《圣经》中的话语。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在橄榄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小小的天主教教堂矗立在路边,正对着耶路撒冷老城。这就是主哭耶京堂,也叫主泣教堂,是为了纪念耶稣为耶路撒冷城哀哭的事迹而建。教堂的形状似一颗泪珠,外围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泪瓶装饰物,象征耶稣的眼泪。根据《路加福音》19章,耶稣在去向耶路撒冷的时候,第二圣殿还存于世。他震惊于第二圣殿的壮观堂皇,并预测其将来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当众哀哭。后第二圣殿在耶稣死后70年被罗马军队捣毁,彻底铲平,只留下西面的一道墙。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晒成非洲人啦!

充满荣耀的橄榄山和锡安山、西奈山一样在《圣经》上多次被提到。山脚下的汲沦溪谷把老城与橄榄山隔开,使其深情对望。如今河水早已干枯,除非下一场滂沱大雨,否则冬季也没有水。再往南一段距离,汲沦溪谷跟泰路平谷和欣嫩谷交汇。从那里溪谷继续向东南延伸,穿过干旱的犹大旷野,到达死海。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据说《旧约》规定犹太小男孩出生第八日要行割礼,然后宣布名字成为上帝的选民。而基督教《新约》则认为犹太人不听主的话,因为他们的圣殿总是被毁。于是上帝需要人们赎罪信奉他。这不禁让我想起犹太人的赎罪日,在这个犹太人一年中最庄严、最神圣的日子里,完全不吃、不喝、不工作,并到犹太会堂祈祷,以期赎回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或可能犯下的罪过。这和阿拉伯人的斋月类似,在我去埃及的时候正巧赶上斋月,他们真的每天在日出到日落期间禁止一切进食活动。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站在橄榄山上,广袤天地间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天上的云层排山倒海而过。相机所能表达的画面,远远无法与身处其中相提并论!抬起头,你会坚定心中的信仰,相信神明就在左右。作为曾经新月沃土的一部分,这片蒙祝福的土地用无声的言语述说着神无私的大爱,浸透着圣徒永恒的期许和心愿,彰显着复活的盼望和能力。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耶稣和门徒是从橄榄山进入耶路撒冷的,在《马太福音》第24、25章中,耶稣的讲道也发生在橄榄山。其中,耶稣坐在橄榄山上发出了“世界的末了”的预言。逝去的人们不舍于这片土地,麻木者灵魂苏醒,陷入黑暗者走向光明。
 

活化圣经以色列(十一)——在天启之日等待弥赛亚的降临(耶路撒冷橄榄山)
(图片来自网络)
以色列不仅是一个有风景的国家,更是一个有历史的国家。而以色列的历史更有其独特之处——它展现和见证了《圣经》所记载和预言的真实事件以及所有相关地点。当你来到这片土地,你会发现历史就在你眼前,而你正是在与历史对话,触摸上帝的恩典,追寻耶稣的足迹。你也能看到人们对未来的坚定:天启之日终会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