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传统养生学堂
传统养生学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75
  • 关注人气:7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春养生小议

(2011-02-17 10:25:42)
标签:

阳气

《黄帝内经》

立春

秋冻

春捂

健康

分类: 念头

     春寒尚早定食粥    春捂秋冻少生病   以手摩面葆青春

    保肾叩齿好养生    春天来到勤梳头   人间万事善为先

 

    春季万物复苏,天地间阳气开始升发。初春,该如何顺应季节来养生呢?

    1
、春寒尚早定食粥

   
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上一个
冬天,我们把阳气深藏在身体内部内,所以,当立春,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还很弱,而这时天地刚刚升发的阳气就容易与体内的阳气相搏结,生出病来。所以从立春开始,饮食不要吃过热性的食物,冬季的饮食习惯就要赶紧调整。但一定要注意,在不能过度食用热性食物的同时,也不能过凉,特别是一些清火降火的药,包括喉宝糖片,不要随手就吃,更不能形成“预防”的习惯,毕竟刚刚立春,体内的阴气才刚刚开始一点一点地退下去。

    早春,粥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如果能在立春到春分这段时间每天早上空腹喝些粥,可以消散冬季积存下来的毒邪,有利于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

    2、春捂秋冻少生病
   
老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所以,春天不要着急减衣裳。但是,“捂”得也要恰当,不要以为穿得像冬天一样才好,只是不要减得过快就好。穿着上可以本着“上薄下厚”基本原则,腿部和腰部,万万不能凉到。

    初春,
地下至阴之气正待升发,阳气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转暖,如果脚下穿得少,就会直接与地阴相接,受阴邪而成病。
  

    3
、以手摩面葆青春
   
初春正值阳气发陈,我们要帮助这些阳气外达,你可以先把两手放在嘴边呼气让手变暖,然后就着这股热气,马上轻摩和轻搓全脸,直到脸发热为止。注意,只是摩搓表皮。
   
如果是早上喝完粥之后做这个动作最好,脾胃刚受纳了水谷精微,身体的阳气开始增强,这个摩面的动作又使内外阳气相通达,可以让人面色光亮不发皱。
   
女性做这个动作最好,可以让你容光焕发,长期坚持的话,比什么化妆品都有用,而且还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副作用。这个方法“行之三年,色如少艾。”少艾就是年轻美貌的女子,坚持三年,面光不皱。

    不过,摩搓的时候,不要憋气,要注意呼吸正常。

    4
、保肾叩齿好养生
    
春为木,肝属木,所以到了春季都注意养肝。但是初春时期肝气还不旺,而肾气开始衰微,所以这个时期要助肾温阳。
 
每日叩齿很重要。齿是骨的一部分,也是为肾所主。面阳而立,用手指叩击牙齿,可令齿坚。注意,我们叩齿时,牙齿是露在外面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在每次小便的时候,上下齿紧扣,也是固身的好办法。等到老了,牙齿明显比同龄人好。 
 

     5春天来到勤梳头

     春季,万物萌动,人也到了生长的时期。大家以往都以为,我们的身体只会在青少年时生长,而实际上,即使到了中年,我们的齿发皮毛在春天也会重新生长,就像自然界的花草一样。
    
所以,春季要注意按摩头皮,要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头顶的毛发:十指弯曲,以指代梳,从前发际开始,向后直梳到后颈,间或在头顶敲打几下,力道不要太轻。
    有的人在叩头皮的时候会有明显的痛感,有时轻轻摸一下都疼,这就更要用手指尖多叩几下,到有些微麻的感觉最好。
    如果你能一直坚持这样做的话,即使到了老年,头发要比同龄人好得多,而且还有精神,不倦怠。

     6
、 人间万事善为先
    中国古话说,三阳开泰。说的是:一动生阳,喜生阳,善生阳。适当运动、保持喜悦心情、多做善事以养德,都可以帮助我们生阳护阳。因为,《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阳长则寿,阳夭则亡。所以,心存善念,有助养生。春天,开始多做善事。  

    有句老话叫做:“劝君莫打春来鸟,子在窝中盼母归。”说的是,春天别杀生。从自然界来看,很多动物都是在春天产崽、哺育,为适应自然,我们在春季也要注重护持生命,不单单是养我们自己,还有自然界众多的生物。古时处决罪犯,都会是“秋后处斩”。
   
放生的渊源来自慈悲,佛家说放生是一种大大的福德。我们现在虽然不是都要做形式上的放生活动,但要心存善念。人心善,必然舒畅,就不会因情志内伤身体。

    我们
北方,立春的时候喜欢吃春饼,薄薄的饼卷以豆芽之类清淡的蔬菜,味比较清淡。春季,不妨多吃些这样的食物。

 

 

 

     圣益经络,秉承古典中医术法,尊崇天地四时,帮您调养阴阳,颐养天年。纯正古典中医术法,源自数千年古老中医传承,帮您排忧解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