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寒,一春不寒;立春日雨,一春不雨”,记得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在每个不同节气,说出一套一套的词儿来,说的就是各个节气的特点。比如说到冬九的时候,就有三九四九棍打不走、九九加一九,黄牛满地走。这些古老的民谣式的谚语,至今耳熟能详,所谓一辈儿辈儿传承,就是这个意思吧。
2月5日,立春了。这是2011年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在我们的传统民俗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当天或前一天、后一天这三天时间里,一定要吃带有节令特点的东西,像果品、食品及补药类。立春的时候吃什么呢?立春时,吃点豆芽(绿豆芽、豆芽、黑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立夏时,可吃杏仁、苏子、茅草根;立秋时,吃点枸杞子、麦冬、生地;立冬时,可吃点人参、黄芪、大枣。其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饮食的利弊及禁忌是很讲究的,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有着很严格的原则,并且已经渗透到民俗中。
那么到了春季,该怎样调理饮食?春季,宜甜少酸。《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配方膳。
春天应该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像糯米、面团等,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
1、偏气虚者: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马铃薯、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
2、偏气阴不足者: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蛙肉、甲鱼等、百合、银耳、蘑菇、鸭蛋、鸭肉、蛙肉、甲鱼等。
此外,春天要吃点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开脾草)、枸杞、香椿、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粱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內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据中医“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等理论,春季人体肝的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去四肢气,用枸杞子、黄精、玉竹、沙参等以进补。
春季有哪些食疗?敬请关注下期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