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现,我母亲要面子的方式竟是那么隐蔽。
我每个月都会我母亲寄钱。数额不等,500到1000之间。每次寄出,给她电话时,她都会说,怎么老是寄啊。
事实上,尽管老家属贫困地区,但日常消费压力越来越大。原来1元5斤的大白菜现在只卖3斤。
而且,我家亲戚特别多。所有红白事,礼送往来都要由她自己操掇。不过,母亲勤俭,她养了一群绵羊与山羊,还有一头猪。加上我父亲的一点抚恤金,日常生活还算不错。但是,有时候,事情集中的时候,寄的钱也不够。
但她依然在电话里常常抱怨自己花钱如同流水,好象不如以前那样节约。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
她有时也会在电话里抱怨我,说我看上去不象以前节约。她举例说,我高中的时候,一星期的菜钱只跟她要2元。她还说,去年到上海,见到我每个房间都摆上电视,而且厕所里的灯也毫无理由地一直亮着。另外,夏天,也用洗衣机洗衣服等等。
上个月中,她说,这段时间,亲戚的孩子结婚的真多,一连送礼几次,钱不够了,又没好意思跟我要,就卖了一只绵羊,两只山羊。
我忽然想起来,实际上,11月份月中时,我打电话过去,问她是否缺钱,她说不缺。最后补充一句,家里有只绵羊不肯吃草,该卖了。
现在想起来,是我自己没仔细听她的话。她实际上是缺钱了。我家粮食很多,两年前的陈粮也有好多,但是老家有种风俗,就是卖粮食往往被人看不起。我也不知道这风俗背后到底有什么掌故。
昨天我准备给母亲寄钱。我上月中旬刚换了一张新的信用卡,当时记住密码238278,中间一直没取钱,结果昨去取,密码竟然不对。在输入两次后,警告我如果再次错误,信用卡将被锁定。我就义无返顾地继续输了一次。结果真被吞了。
今天去单位楼下浦发分行再次换了一张新卡,随即取了钱,但没寄。就先打给我母亲说,明天上午就寄。她说不急,年底前寄来就行。
聊了一会,她忽然哈哈笑起来,说,小来(我们那地方对孩子的昵称),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死要面子。比如说,我为什么叫你年底前寄钱,因为村子里打工的人那时候都会回来,他们在外面一年,都挣了不少,见面时说话都很阔气。你虽然过年也给我带来,实际上不用寄,但是,我心里总是希望你汇款来,这样让胡同里的邻居看见,好看点,毕竟有个儿子在外面挣钱,有面子。
第一次发现我母亲要面子的方式竟是这么隐蔽。我也笑了。
不过想来,我真应该下点工夫挣钱了。在这方面,我好象真的没怎么用力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