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泛滥的帝国

(2007-11-12 23:20:37)
标签:

杂谈

分类: 阅读生涯

    “帝国影视”与“帝国文学”铺满了中国的荧屏与书店。这背后,可以看到一些精英导演、畅销作家正在泛滥的撒娇,以及越来越直白的犬儒主义。

      他们借助过去,尤其是正史,来映衬目前的主流问题,但最后的落点,不是批判,而是迎合。

      比如最经典的就是《康熙王朝》,它是一个不动声色的庄严的马屁。比如《英雄》,它借用了所谓“天下”概念,为专制政府的合理性唱了一首绝妙的赞歌,我在最后一刻,看到了一个虚幻而自得的殉道者。

     帝国文学更是泛滥了。从几年前的台湾到目前的大陆,尤其是以易中天、李亚平为代表的红人,当然还有那个《明朝那点事儿》的作者。

     “帝国”一词确实能唤起一种想象,仿佛面前立刻出现了一种宏大的叙事氛围。由于它们已经消失,不免有一种悲壮感。

      电影中,那些交错的飞檐,高耸林立的宫殿,密不透风的士兵,似乎正是在配合刺激这种情感的诞生。文学中,则借助一些典型的事件,重新搜索其间的偶然关联,然后给予它们一种合理的逻辑,让人痛惜或者错愕,深觉如果重来一番,定有美好的青青世界。但是他们要么坚持分析渺小一人的微妙的内心波动,要么固执地分析帝国的生存危机,而无法在两者之间建立平衡,易中天《帝国的惆怅》就是这种矛盾,它简直就是凑合的一本。

  我不敢称它们是麻醉品,但是至少它会让你觉得极权是个很普通的东西,它与个人之间处在同一平面,让你觉得皇帝就是身边人,杀人是一种无奈,不公正有合理性。至于隐藏在之下的真实的血腥,则被过滤了,至少被消解了。而那些价值如蚂蚁一般的民众的悲惨命运,被泛滥的“帝国”洪流的温和给遮掩了,因为后者创造了一个温情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