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者”与“煮”

(2022-05-26 09:42:30)
分类: 千字说文-书画技艺

一、说文

 

【说文解字】别事词也。从白(上止下从)声。(上止下从),古文旅字。之也切。

【段注】言主於别事。则言者以别之。凡俗语云者箇,者般,者回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迎这之这代之。

 

二、字源

 

百度:初为象形字。甲骨文上边是架起的木柴,下边从火,小点象征火星。

字源查询:

“者”与“煮”

 

三、综判

 

1.       【按】当从“字源查询”。“者”当为“煮”之初文。甲骨文上部:为禾黍,散点为黍粒。

2.       【原型】火上烤黍粒,用于食用。近似今天的烤玉米。先民生活之真实写照—勾勒。

3.       甲骨文,者-尞,同源。一形二用,分为二意,一是烤米——“者”,二是燃烧——“尞”。

4.       “者”字变形。开始是写实的“烤米”,下部演化为“口-甘”,与食用有关。

5.       “烤米”的意义,另重复加“火”,成“煮”。与“然-燃”相似(初文“虚”化,其“实”义,重复加形旁“火”等,用于强调-显豁-标识)。

6.       “煮”,后来繁化,加“鬲”,加“水”,表示用锅烧煮之义。

 四、参考

 

1.       【尞—燎】

2.       【然—燃】

3.       【煮】之各形。

4.       【诸】说文解字:辯也。从言者聲。(甲骨文中,诸,与者同形。)百度:形声字。从言,者声。是从分化出的一个形声字,西周金文中者侯诸侯义也相通。《说文》:者,别事词也。又:诸,辩也。朱骏声以为所谓别事词也就是辩词,是有道理的。“者”、“诸”原本一字异体,后来异体分化,各表其义,语音也渐渐发生变化,就成了形、音、义各异的两个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