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思考 |
——摘自《爱的渴望》(宋佩)
1. 借助冷色调与方正的格子图案,还有爸爸身后的冰箱,营造出安娜所处的家庭气氛。在冷色调当中,只有安娜身着暖调的红衣,坐在黄色椅子上,显然是个热情的女孩。
2. 作者安东尼.布朗先生,又利用光影对比与画面中的细节,显示父女间的隔阂与安娜的孤独与恐惧。如,只有安娜的周围有一小块光线,其他的区域都在阴影当中。再如,安娜坐在床上的画面,安东尼.布朗,让读者由床尾望向安娜,安娜仿佛关在笼子里,如同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
3. 最具象征意义的画面出现在安娜家的玄关里,安娜让大猩猩穿上爸爸的大衣,带上爸爸的帽子,发现“大小正合适”。画面中对应大猩猩的是挂在墙上的另一套爸爸的大衣,而大门上竟然出现了两个门把,白色的门把儿对应着窗外的月亮。安东尼.布朗似乎借此象征“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或者引申为现实中的爸爸与理想中的爸爸形象。
4. 安娜与理想的爸爸——大猩猩走进了想象的世界,一起经历了奇妙的夜之旅。画面出现了较先前丰富的色彩,吃宵夜的温暖画面,正好与之前的早餐画面形成对比。
5. 画面中还有很多细节,像是电灯开关、灯罩上的图案…….都暗示安娜的心情。
6. 奇妙夜结束了,但是第二天早晨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改变了,过去他从来不陪安娜做什么,现在居然问安娜要不要去动物园。画中,他穿着红色上衣,还把手搭在安娜的肩膀上,这是之前没有过的亲昵动作,而爸爸裤子口袋里的香蕉,不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和大猩猩交换了身份?换句话说,现实中的爸爸与安娜理想中的爸爸形象终于合二为一了。墙壁上的图画也按时着这个转变,过去画中的主角都是大猩猩(猩猩蒙娜丽莎、猩猩卓别林……),现在出现的图画显然是安娜画的,上面有安娜和爸爸,还有他们的家。
7. 最后一幅图也对应着前面大猩猩与安娜逛街的画面,显示爸爸担当起自己的角色之后,大猩猩也恢复成玩具猩猩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