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四)梨花风起正清明

标签:
旅游 |
分类: 情寄山水 |
白石洞在博山城西约5公里处,为山东古迹名胜。几年来不曾重游,心却向往之。
清明时节,疫情渐息,骑车百余里至山脚。迎春花零落殆尽,嫩绿的叶芽衬托出暮春伊始;一片油菜花开得正艳,黄灿灿的,它如菊,“蕊寒香冷蝶难来”;桃花含苞欲放,你说不出花骨朵是白里透红还是红里透白,只觉得“似开未开最有情”;拾级而上,光秃的树木枝条相挽,在石台阶上方搭起“棚”或者“桥洞”,从棚、桥洞漏下来的阳光,温馨了小草,那些草儿懂得感恩,报以星星青色。


山谷逼仄,两边的山岭压过来,谷坡、谷底的林木勾肩搭背,诠释着“苍莽”的内涵。不过,此时如果你要单纯说它是状如手持铁板,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多少还有些不忍。因为枝丫刺出了蓝天的花纹,疏密有间,也没有单调感,还精心绣出山与天的镶边,它还是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出一曲“杨柳岸晓风残月”。林木品种颇多,有山榆、山荆、黄栌、流苏、苦木、朴树、鹅耳枥、黄连木、毛梾、元宝枫等,有的流苏、黄连木、毛梾胸径已达七八十厘米,让你抱不合拢。有如柿树那般的树,树皮黝黑、鳞甲遍生、虬枝曲折,却唤作“君迁子”。方寸之间,想不到别有洞天。我有些惊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