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六年级老师商榷

(2022-03-25 12:44:04)
分类: 瞎侃教育

六年级教学到了最关键的时期,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干劲十足,勿庸赘述。热情工作的背后,还有策略、方法及措施,这也很重要。下面就本周听课转考场,自己觉得存在的问题,与老师,特别是六年级老师交流、商榷。

一、明确考点

在复习阶段,教师应该明确考点,即考那些知识、考到什么程度、可能通过怎样的题目类型来呈现。譬如,问号这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在非疑问句中经常有误用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当强调考点并以不同例子来突破难点。例子不在于学过没学过,在于确定是不是非疑问句。这次试题中有一个题,雏形选自《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这里面的“?”用错了,因为所在句子不是疑问句。在数学中,有分类讨论的思想,这也是一个考点,教师必须以不同的例子,通过反复呈现的方式来深化这个数学思想方法。有这样一个例子:“小明一家三口人去看电影,成人票8元一张,儿童票5元一张,问他们看一次电影需要多少钱?”如果学生只算出21元,说明教师的教学就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小明父母与小明去看电影,小明是成人或者儿童”、“小明父(母)与小明和弟弟去看电影,小明是成人弟弟是儿童,或者两人都是成人或者儿童”、“小明兄弟三人去看电影(这里面又牵扯到分成人和儿童不同情况讨论的问题)”。不明确分类讨论这个考点,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提升。老师们要对应着《考试说明》,认真备课,只有这样,才不会遗漏考点。

二、落实课型

我这几天认真思考,借鉴相关文章,认为当前复习课可分为“复习课教学”“练习课教学”“讲评课教学”三种。复习课教学,重在进行知识提炼构建网络、范例讲解突破重难点、题组设计深化知识点。构建网络,让知识处于整体中,便于理解。有人讲“学习就是看地图”,只有把握了世界整体,才会看清作为每一个知识点的“国家或者城市精确的位置”。当前教师讲得多,题组设计得少,不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运用知识,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知道,听一遍真得不如做一遍效果好。

练习课教学,教师要做好诊断,做好信息收集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实情,进行题目选择,然后进行典型训练,紧跟上对应和拓展深化的题组。方程思想,是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特别是五六年级向初中过渡阶段,这是由算术向代数的转化、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要引领学生树立起方程思想。上次考试模拟最后一题(附1),求EF的长,只要求出FC的长即可。分析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三角形EGF有关,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也有关,这样等式: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减去阴影部分面积(即三角形EGF面积加上5平方厘米)加上三角形EGF面积等于三角形BCE面积,有了等式,且这些量与FC皆相关,只需要设FC=x列方程解就可以了。寻找等式,解方程,是要进行典型训练的,然后再设计相应题目,对应着典型例题,学生在解决题目中就可把握方程的的数学思想。语文亦如此。这次我看学生写通知,问题百出,估计原因在于,教师进行如何“写通知”教学时,就没有做多少对应和深化的题目,只是自己一讲而已。

讲评课教学,重在把考试后学生出现的问题把握好,多少人出现了大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补救,如何进行变式训练。不是教师讲一讲,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就万事大吉,要紧跟训练题组才可以。整体的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这次模拟题最后一题(附2),要求阴影部分面积,只需求出投掷区面积之和即可,但很多学生却一个一个求投掷区面积(其实是求不出来的)。为什么出现如此问题?我估计是教师对整体思想方法重视不足,教学不到位导致的。上学期听课,设计到求三角形面积的题目(其实质是求三角形一边及其这边上的高的乘积,不是求边长,再求高),那时如果重视整体思想,紧跟相关题目进行深化,相信学生这类问题不会出现太多错误。在讲评课中,还要让学生反思评价,对比最优解法或者答案,这对深化学生思维同样重要,教师不要固执强调一种方法,以免僵化了学生思维。

三、突出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当学会选择,主动择题,采取拿来主义,而不是被动使用试题以致没有了主次,没有了重点,被试题牵着鼻子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腰围他们留有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去思考、做题,进行知识构建。教师一要指导好学生学习,教给方法;二要能够让学生回答问题、质疑,学会完善思路,有创新做法和想法,“学习就是学走路”,你抱着他,他永远不会走。课堂的沉闷,不是学生造成的,最该反思的是教师。当然,我们也不要那种一味的齐声回答问题方式,看起来很气氛很活跃,谁知道多少人“滥竽充数”,教师也把握不了学习的实情。

四、培育自信

教师分析问题、讲评试卷,是找不足和改进的方法,而不是打击学生的信心。“学习就是打游戏”,孩子对游戏如痴如醉的原因之一,是在打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绩增长的反馈信息,增强了自信。学习,也该如此。教师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场合,找出闪光点,鼓舞学生不断进步。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想做好六年级教学工作,教师还是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为好。当然,以上观点只是用来与教师商榷,因时间仓促,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1

2

                                                                                                                     写于202051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