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落日圆——甘南、果洛、阿坝安多藏区纪行
(2022-03-23 15:15:20)分类: 情寄山水 |
一
车过河南洛阳,崤山渐入眼帘,跌宕起伏,横亘连霍高速路南,黄河在路北时隐时现。及过了陕西潼关,见渭河静静流淌于北,南面秦岭绵延横陈,伴随西往。忽睹华山傲然挺立于秦岭诸峰,独特的白色花岗石山体,一扫山色皆为黝暗的沉寂与单调,眼前豁然亮起来。过渭南,秦岭山脉西南而去。夜间,由西安、宝鸡至甘肃天水,一个个隧道蜷缩在巍峨的秦岭间,车匍匐于山中踯躅前行。
7月12号夜我们是在关子停车区度过的(其实那已经是7月13日早了)。13日清晨,一轮下弦月挂在天空,月下的山如黄土高原,又好像不是黄土坡,光秃着,似乎一夜之间草木就消逝了。西北行,过渭源、临夏而南下。山开始葱郁起来,有的山上松木茂密,“麻袋”说我们已经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了。拉卜楞寺在夏河县西,海拔3200米,大夏河西南东北向从寺外流过,河水明亮,哗哗作响。它自远古夏王朝走来,还是从西夏王朝而来?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拉卜楞寺是甘南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寺庙很多,有学院、佛殿、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庙门南开或东南朝向。凤山在南,蓊蓊郁郁,北边的龙山,如早上见到的山体,荒凉光秃。龙凤二山把拉卜楞寺紧裹怀中,白云似乎低过山巅,它是想倾听佛学大师的谆谆教导吗?鹰在空中翱翔,梵音袅袅,萦绕身旁;虔诚的藏民绕寺外院墙和佛塔不知疲倦地转着,一手持佛珠,一手抡着转经筒;龙山山麓之阳,有不少低矮简陋的小房子,据说是俗家弟子在藏学府旁听时的住所。
甘南的草原是辽阔无际的。夏河西南的桑科草原湿地公园中,草儿青青,漫过山岗,美丽的油菜花金黄一片,桑科河自南向北至此久久静泊,清波绿草,东边的赞巴拉神山倒映湖面,西面的丹霞地貌山之腰,桑科古城惟余半壁残垣,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也许,惟有它,见证着格萨尔王在绚烂多彩的桑科草原煨桑助阵、赛马称王的辉煌历史。甘南草原上另一颗明珠是碌曲的尕海。夏河南行至碌曲,再西南行即至尕海。7月14日早,穿着厚厚的衣服,我们来到海拔3479.7米的尕海,一石耸立在前,上书“尕海湖”三个红字,一湾烟波浩渺的湖水镶嵌在辽阔草原上,栈道环湖而建,忽有鸟鸣,飘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诗意。尕海是高山草甸、高原湿地,鸟飞鱼跃,而不尽的鼠兔打洞穴,把湖周遭草地扒得狼藉不堪,给这片黄河的生态水源地扒出丝丝的忧患。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黄河在甘南自西南流入,从玛曲转了一个弯,又折向西北出境。因而我们南下,过了两次黄河,河水清清,漫延心田。从玛曲西南渡过黄河,进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久治县。草原一如甘南,碧草如茵,恍若一条巨大的绿毛毯盖住山丘和沟谷,在山脚下静静吃草的成群牛羊,散落在草地上的各色方形藏毡房,时时出现在眼帘的玛尼堆和风马旗,是这毛毯上点缀着的图案。三江源保护地之一的年保玉则是另一番风景。它是巴颜喀拉山脉最高峰,称作果洛藏族的“神山”,主峰海拨为5369米,终年积雪,周围的山峰高度都与其接近,簇拥在一起像片片花瓣绽放开的一朵圣洁美丽的雪莲花,有面积约5至8平方公里的高原冰川,壮观的冰体、陡峭的山岩、360个冰川湖泊使年保玉则披上了神密的面纱。一下车,未来得及细睹年保玉则的容颜,雨夹着雹子就下起来,淋湿了衣服,尽情洗刷着脚下开遍黄色、紫色花儿的草地。我在雨中漫步,欣赏着这一尘不染的世界。云散雨停,南山黝暗缥缈,山脚下的仙女湖也雾气弥漫。俄尔,雾气消散,白云轻倚远处的雪峰,如皑皑白雪覆于冰川上,山陡然而曾高。不久,“雪”化了,山峰矮了一些,“水”流哪儿了?仙女湖北岸,横七竖八的巨大乱石,做着真正的“冰川漂砾”的注脚。7月15日早,我们从久治县城重返年保玉则,准备走近它。几座高峰东西向横亘眼前,雪峰隐在山峰南,云雾似烟,绕在西峰山腰。仙女湖中,宛如有无数烟柱生波上,追随脚步,烟柱逐渐趋向湖的东南,湖面西北的粼粼波光相随而往。西峰山腰的云雾腾起来了,那是仙女驾临视察神山吗?我们从西山脚入年保玉则,牦牛不时现于身侧。雍容华贵的仙女湖南是狭长的妖女湖,一片开遍格桑花的美丽草地隔在两湖间。早上的阳光自青黑的东峰漏下,如细丝,明亮又五彩缤纷,洒在妖女湖畔,让妖女湖光艳起来。冰川水从青黑的西峰上潺潺流下,飞瀑似洁白的哈达。风马旗也从高高的峰上垂下,蓝白红绿黄五色布条,在高山悬崖上诉说着藏族人民对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地的敬畏和崇拜。等原路返回时,仙女湖成了明镜,东峰倒映湖中,水波给峰顶、白云添上涟漪,修饰着“相片”,让美永驻你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