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来的友情

(2013-02-18 20:42:44)
标签:

情感

分类: 凡尘陌事

【读出来的友情】

 这是两篇博间友情书信,也许可以这样说吧。一篇来自我尊爱的柏昌老师寄给我的,另一篇是我回复给柏昌老师的。之前的格式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博客首页无法识别先前的格式,我将此文重新排版成了普通模式。

 

遥望一朵“奇葩”(随笔)

——博客阅读笔记之一

孙柏昌

 

我和“梦中奇葩”是“忘年交”?如果,博客朋友也可以用“忘年交”来定义。

我偶尔会这样想,博客的名字或许也寓寄着一个人的人生理想?

在博客的旅程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让我们偶遇与交汇?我真的记不得了。

偶遇后,又静静地相守了多久?我也说不清楚。

为了写这篇博文,我翻阅了她博客的留评记录,才知道,她的那篇写于2011年1月11日的首发博文《2012,我依然会幸福地走下去》的“沙发”座位居然是我的。

也许,从那一天,我们便开始了彼此的互动与阅读?

文如其人。我相信古人的话,总会有点道理的。

我是慢慢地读懂“奇葩”的。《因为爱,所以病痛之中绽情葩》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ac730c0100zqfh.html

这篇博客是她生命密码的最好注释。

一个非常年轻的生命,却经历过与死神如此亲近的触碰,并奇迹般地重生,并收获了生命中最值得珍贵的爱情。于是,这朵梦中奇葩便别样的奇异、绚丽了。

我记得铁凝说过类似的话,智慧与年龄无关。一个30岁的生命,可以拥有比80岁的人更多的人生体验与智慧。

当她从死神那冷嗖嗖的喘息里,倔强地仰起生命渴望时,她看到的,满世界都是瑰丽而温暖的阳光,春风、鲜花、涓涓的溪流、鸣啭着林丛……

在她的博客里,你几乎读不到阴霾与寒冷……

我读了她很久,直到2012下半年,我才知道她是在太湖边的无锡长大的。太湖曾经被藻类污染过。她的心灵却永远清纯。

我很喜欢她的一篇博文《2012,你2了吗?》。文里说,她们单位有个“2货集中营”,都是些自认为“傻”的人,在网络里建了个群,且生活中还偶尔聚会。在满世界都精灵剔透得铜臭刺鼻的时候,“傻”也应该是一朵奇葩。我在博文后面留了这样的一条评:

“喜欢你们的“二货集中营”!二字当头,无往不二。天下皆二,二乐永随……”

她是个很辛苦的护士,经常加班至夜深,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我知道,手术室是无影灯,也必须是无菌操作。她的工作环境必须消毒。是否也可以给灵魂消毒呢?让人也变得更阳光、更清亮?如“梦中奇葩”那样去爱、去同情悲悯?

记得,先前看过一部电影《梅花巾》,里面的有一个主角是锡剧演员。当时,大家都说,她应该是无锡的女孩的形象代言人。我大学同学也有一个无锡的女生,好象也是江南的小家碧玉。

我与太湖有过两次匆匆的擦肩。

1987年的初冬,我去上海参加《文学报》的一次会议,我从天津一出发,就决定去太湖看看了。尽管一夜未睡,我还是在太湖边上走了3个多小时。后来,我从杭州湾归来,同等者异想天开,坐着卡车回天涯。也曾途经太湖边,在那儿吃了顿中餐。我还买了四套宜兴壶。

每每读她的博客,我的心都会照进一束阳光。

她的博客以真取胜。当然也愈写愈漂亮了。她笔下的林徵因、纳兰容若,很吸引人。

真,有着永恒的魅力。不揍做,不虚伪,不拿捏、不虚张声势、不拿腔作调、不“为赋新诗强说愁”……

她的博客名符其实——“梦中奇葩”!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cxqddmeng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想陆续回报曾经如此厚爱过我的博客。顺序,从后向前推……)

 

柏昌老师的此篇博文更新于:2013年02月18日07:18:19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dad9b0102ei39.html

 

 

感谢柏昌老师!这篇文令我太意外了!如果柏昌老师是为了以此来“还情”,我似乎又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对于这篇文,我不得不回复您一文,因为我有回复的话想说。

 

 

远复一株“昌柏”

——回复柏昌老师

    小梦

 

柏昌老师,是的,我们是“忘年交”。我们的相遇或许也是久别重逢?

 

“梦中奇葩”这个名字当时只是随意取的,如今着实觉得有些太亮眼了,当时只是喜欢美好,美丽的东西才取了个响亮的名。但是还是以“小梦”为笔名。

 

在博客的旅程里,其实是我先走入了您的家园,您才来回访了我。当时我也记不清我是怎么进入你的家园的,但是当时我只有您一个朋友,而且我每天都看你很多篇博文。

 

您为了写这篇博文一定非常辛苦,您平日里要去看望那许多关注你的朋友,还不惜花时间去寻找一年来我博文的留评记录。是啊,我的第一个“沙发座”就是您!而您也是我在博客里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从偶遇后便一直互动,阅读,相守至今,而且会一直相守下去,只要你我都安好,我们就一直会一路同行。

 

文科不是我的专业,一开始写的文也是练习之作,有些都是流水账,您不辞辛苦,也毫无嫌弃地鼓励我,我很感动。因为一直都觉得您的文是值得读的文,所以大家才都来,而我的呢?您还是会来鼓励我。也许我现在慢慢地进步了,但是这和您和支持鼓励我的朋友都分不开。尤其是您,从我写的第一篇文到现在,也是唯一一个从头开始,到如今一如既往相互阅读彼此互动从未改变的朋友。我想,我们前世一定有着很深的缘份,才让我们在这里认识的。

 

那篇病痛回忆录我是流着泪写下的,写了很久,因为泪水模糊了双眼,情绪也平复了再平复之后慢慢敲下的文字。当时柏昌老师一定是流着泪读完的吧。因为那篇文感动落泪的朋友很多。其实那片文也许写得不够好,但是那都是真实的体验。其实我也没什么好炫耀的,炫耀什么不好,炫耀自己与死亡的擦肩,然而当时写下它真的只是想感谢一直默默爱着我的人!感谢他从死神那救回了我的生命,感谢他给与了我所有的爱。

 

是啊,自从那一次生命的重生之后,我觉得我该对自己好的,而且是应该对自己很好。于是,我追求过有牌子的衣物穿戴,追求过有牌子的化妆品,追求过吃好的食物……我觉得该珍惜自己,该优待自己,我为父母买上等好礼物,用金钱去感谢他们在我生病时候的付出。很快,我发现金钱是那么廉价;也很快,我发现满橱的好衣服仍然充斥着庸俗的味道。唯有真诚之心是无可抵挡,也是最为可贵。

 

因为病痛,死亡的亲触让我有过那段时间的追求上的波动,但是时间不长,也许是骨子里就不是追求奢侈生活的人。于是,我来到了博客里,拾起了曾经心底热爱文学的那一点点差点泯灭掉的星星之火。当燃起来的时候,热烈了起来。我把读书,写博,喝茶当成了一种修养;把感悟,心德当成了一种成长和进步。我对我现在的状态很满足,工作上我依然会认真负责,对每一位病人都尽可能地付出自己微薄的同情心和爱心。因为我曾经做了很长时间的病人,我知道病人是弱者,是需要保护的对象。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室护士,但我依然为此而感到骄傲!生活中我也很幸福。生活中有实意的朋友,博客里依旧有着真心的朋友,只觉得生活十分美好!行走在两个世界仿佛人生更加丰富了。

 

柏昌老师!其实我的家乡在江阴,喝的是长江水。江阴原来也是一个市,只是因为江阴几年前被无锡合并,属于无锡市了。在博客里填写地址一栏里只有无锡选项而没有江阴选项了。但是我现在工作和居住都在无锡。无锡太湖被污染的时候,我正好刚工作,花了重金才拯救了太湖。太湖曾经哭泣过,也身患过严重的病痛,虽然如今被救回来了,就如我一般,我完全恢复如初了,但是它真的能恢复到如初那般吗?我不知道。

 

2012,你2了吗?》这篇文我其实是随意写的二文一篇,那样的流水账文,柏昌老师居然很喜欢,我也真的觉得柏昌老师“傻”得可爱了!是啊,我真的打心眼里喜欢“二”。“‘傻’也应该是一朵奇葩”这句话我真喜欢!我喜欢自己是朵“傻”奇葩!

 

我是手术室的护士,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医生一起为病人做手术,这么多年来已经锻炼出来了。如果可以“给灵魂也消毒”那我可是“宇宙无敌女战士”了!净化心灵的使者应该是好文,好作家写出的好文,就像柏昌老师这样的。

 

在疾病回忆录文里我曾经把我病后的几张素颜照作了个拼图放在文里,大概在半年后我把那些照片删掉了。后来的文里放上的照片都是戴着墨镜。是不是小家碧玉就不说了,但是在生活中我是很容易亲近的人,很珍惜身边的朋友,很爱自己的亲人。

 

柏昌老师与太湖有过擦肩的缘份,却和临居太湖的小梦有了相守的缘份。87年我才只有三岁,但是柏昌老师原来已经走近太湖,而太湖离我家乡也很近,原来柏昌老师在我那么小就走近我了。我终于深刻地懂得:“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句话真的在我身上验证了!还记得柏昌老师说吃过“太湖三白”,我想柏昌老师应该觉得很鲜美,所以这么多年仍然记得。

 

如果我的博文有温暖过柏昌老师和朋友们,我很欣慰。如果真如柏昌老师说的“我是以真取胜”,那我会一直,一直真下去的,就如那傻傻的“二“,我也会一直傻傻地“二”下去的。

 

曾经一直觉得网络是虚拟的,飘渺的。但是我走到今天仍然觉得我身边的朋友都很真,很善。因为彼此真心以待,所以才会有真感觉,真朋友,甚至有忘年之交。

 

我想对我的朋友们说:“我很幸福!你们呢?”


 

柏昌老师(我生命中的朋友和老师)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583197595 

 

PS:

   我和柏昌老师自认识以来都是以读博留评来往,因为柏昌老师的评论早已关闭,我每次都以留言作为留评。

   相识一年来我们从未断了彼此的阅读和相守,我会珍惜这段缘分,陪同柏昌老师走下去。

   我们真的可以算是忘年之交。我们甚至未有添加过好友,只是相互关注,我们从未发过一个纸条,但是我们依然走得很近。是好友也未必真心来往,给我发纸条的人也未必是以诚相待。我想我们是用文字对话的朋友,以心语对话的朋友。当然这样的朋友也有好几个的。

   对我来说写博并不是为了什么,什么提高关注量,要多么成功被人认识……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切的,我来这里只是因为对生活和文字的热爱,然后有真心的朋友一起温暖着彼此的心灵走下去,只是这样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