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寻找白落梅文化 |
分类: 穿梭书文 |
http://s6/mw690/71ac730cgd5e97adfe8f5&690
隐匿在文字里的白落梅
图·文/小梦
一个落尽繁华却依旧灿烂如初的女子。
在平淡无声的日子里,拿一支素笔写写描描。
也许此刻她在江南的一角听雨滴落地;
也许此刻她在太湖边的某个亭子里凭栏而望;
也许此刻她在清宁的寺庙里手持经书静心阅读;
也许此刻她正穿越到别人的人生里感受着他们的爱恨情仇;
也许此刻她正在路上透过一景一物斟酌着佛禅之道;
也许……
无论有多少也许,她一直都在,就住在文字里,用亲自酝酿出的一字一句来告诉我们她去过哪里,又回到了哪里。她与谁有过缘份,又对哪一处风景有过独特的情结。
漫漫古典路里有着一种怎样神奇的魔力将她吸引?值得她用一生去追寻?纳兰容若,仓央嘉措,苏曼殊,张爱玲,林徽因,三毛,这些个人物又为何值得她去穿越,去体验,去感受他们那沧桑又辉煌的人生?与他们一起悲,一起苦,一起悦。答案在她的文字里。她说:“文字是有灵魂的,它会说话。”出版方也说她极有个性,很少接受采访,从不出席新书发布会,照片更不可能提供给编辑或发表在报纸上。一名记者也是她的粉丝,费劲周折才如愿采访到了她,拟了17个问题,她也只是回答了一半。是啊,“见与不见都在那里”,原来这句话已是如此深刻,而那些人物,那些风景,那些佛禅之意也都留存在那里,只是她有慧根去一一揣摩。
从《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的纳兰容若词传,《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的仓央嘉措诗传,《恨不相逢未剃时》情僧苏曼殊的红尘游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林徽因传,《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之张爱玲的倾成往事,到《你是锦瑟,我为流年》之三毛的万水千山,单看书名就足以令人沉醉一下,心动一阵。是来自主人公的原话心语也好,是作者落笔的最终取决也罢,哪一本不是带着诗的意境,美好的敬意?那种对她们的惦念与感同身受的怀想是需要多少个日夜来堆砌,一颗心需要多少次颠沛流离的穿越才能将疲惫收拾,写下心中的他和她。踏上他们的路程,爱上他们的所爱,感动他们的感动,流下的却是自己的泪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又不得不提起爱玲的这句话,是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懂得,因为内心深刻地懂得。
携起行囊,踏一程山水去观赏一场花事,原来每一座城池都有过故事,原来每一个小镇都曾经与路人有过缘份。四季的更迭是证明万物丰富的人生,告诉我们一切都努力地存活过,灿烂过,也离别过。无论是谁,我们都只有一生的光景;无论你是否愿意,我们都只有一世可以珍惜与拥有。于是,这个名叫“白落梅”的女子,于风尘仆仆的路上漫步,信手“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就此坐在菩提的光阴里,品上一杯清茶,静静地听她娓娓道来这本《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撑上细细的竹篙,兰舟漂游了。唐诗宋词这条流不尽的河,浓郁着古朴的气息,入迷的时候已经分不清今昔是何年,沉醉的时候也已无法寻得来时的归路。千年不变的心境一直都淌着,虽然当事人早已是一抹尘埃。此刻,乘坐的是不是就是那越往世外桃源的行径?如果是,那我愿意沿着这条行径去体会白落梅之《烟月不知人事改》里宋词中的悲欢离合,淡品《花开半季,情暖三生》里唐诗中的风雅。原来千年之前的光阴也只需借助文字这架时光机,轻松如意的穿梭。在一杯茶里,在一篇文里,筑上一帘幽梦——梦回唐朝,梦回宋朝。
如果佛门重地的那扇木门是隔绝红尘之门,那么白落梅许是站在那门槛之上的女子。如是说?槛内是清清佛禅,槛外是滚滚红尘。她仍是行走在红尘之中的女子,但却与佛有着不解之缘,她向往敬重佛禅之道,文中处处都留下对于佛禅的参悟之言,但却无法绝决地对红尘转身。也因为身在红尘,她仍然谦虚地觉得未能真正参悟透彻那些佛道之理。就如她所说“我本住红尘,我本俗尘看未真。几度彷徨归去矣,无痕,半掩黄昏半掩门。”但正因为如此,身在红尘中的她对佛禅的领悟更值得身在红尘之中的我们去领略一番。她也曾许下诺言:“此生只做凡俗中的女子,来世再听佛诉禅音。”就是这样身在红尘中的特别女子,舍不下对佛禅之道的偏爱。如果你愿意,去她的《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里寻找那一份心念:相信前世,相信来生,相信缘份,相信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相信真正的清静其实是在内心修篱种菊,相信我们不是需要内心更多的深邃,而是寻求一份内心的安宁。
如果说白落梅写下的传记,对唐诗宋词的独到见解,佛禅之道的自我了悟,都是寻求于那些人物身上的光亮,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影子。那么她的首部长篇小说《月小似眉弯》也许更多的是融入了自己的影子,真正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胥华梦。
一弯冷月,独照伊人醉意阑珊的心事。
一梦华胥,皆为命运别有用心的安排。
一个宁愿醉在古诗词中的女子写下的依然是千年之前的故事。一个个性作家塑造的依然是一个冷傲清绝的女子。她将自己佛禅的智慧,清丽非凡的气质溶入了一个名叫“沈眉弯”的女子。在“梅兰竹菊”中以“梅”自居。讲述了她离奇的身世,纠结苦楚的爱情。故事中的她也曾迷茫何去何从,却最终到达了自己所想到达的彼岸。文字依旧很轻很淡很优雅,情感依旧是似云似烟透慈善。有时候读着你会分不清这位主人公到底是沈眉弯还是白落梅?抑或者是白落梅的前世?其实终究只是梦一场,梦过了似乎什么也没留下,但却无法否认这梦境曾经有过。纵是多么悲伤遗憾的结局终究是要从故事中走出来的,因为现实中有更凝重的需要我们去承担,一切都应当淡然接受,平静对待。
拥有“ 隐士才女”之称的她依旧隐居于江南临太湖,她依然将所有的思绪情感寄于一支素笔,以兰草之心书写下篇篇清淡文字,一如她的名字——白落梅。
那么,我不会再去寻你,因为你就在那里,在文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