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国英:“竞价预约租车”未必不可取

(2013-05-22 11:38:25)
标签:

笔者

财经

58日,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重申,不认可出租车驾驶员和乘客私下加价预约,建议乘客通过正规的出租车企业电调平台预约出租车。

固然,主管部门此举可以规范出租车市场,但依笔者看,“竞价预约租车”未必不可取,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合理疏导即可。

不可否认,当下正在兴起的“快的”、“嘀嘀”等第三方打车软件,因缺乏诚信担保机制的导入,不但会造成出租车驾驶员与乘客的违约、纠纷不断,而且“加价不计税”还会造成政府税收的损失,而哪怕极少额度的漏税,某种程度上,都会使参与“竞价预约租车”的出租车具有“黑车”的嫌疑。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发现,“竞价预约租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比如,部分高收入群体商务活动急需,却往往因不能及时打到车,从而造成商机的延误;再如,许多人在诸如生病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因不能及时打到车,极易延误病情的及时救治……

而通过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推出的“竞价预约租车”服务,却可以用加价争取时间,由此可以减少上述因不能及时打到车,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商务或健康损失。

“竞价预约租车”未必不可取,关健在于合理引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强化监管。具体为:针对“竞价预约租车”往往产生驾驶员不能及时赶到、以及乘客不按约定加价付费等现象,主管部门可以引导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推出诚信担保备案制,并联网接入主管部门监管网络,对参与“竞价预约租车”的出租车和乘客,提前增收部分诚信担保金,由此,如因天气或交通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违约,可以通过诚信担保金给对方合理的补偿,而如因主观因素造成的违约,则不仅应通过诚信担保金给予对方补偿,还应备案降级、甚至打入黑名单。而如果参与“竞价预约租车”的出租车,表示退出这一增值业务时,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则应退还此前加收的诚信担保金,乘客亦是如此。

此外,主管部门还应联合工商部门,对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进行备案审核,针对其软件技术、公司资本、以及从业人员出台必要的准入门槛,如此不仅可以减少当下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良莠不齐的现状,还可以使“竞价预约租车”的诚信担保机制具备基础。

而针对“竞价预约租车”加价不计税的漏税现象,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打车软件公司信息联网,确保知道第一笔“竞价预约租车”的加价额度,而加价部分的税票开出,亦可以经由税务部门的许给,为自愿参与“竞价预约租车”的出租车设立机打票设备。

存在即是合理,面对“竞价预约租车”当下的乱象,主管部门不能因怕麻烦而强堵,而应响应市场需求合理地疏导。

 

本文发于《东方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