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老君山有感
(2023-05-13 07:48:37)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国学文化 |
听说栾川县的老君山是老子传道的地方,尊为道教圣地,在中国的北方很有名气。今天随团到达,终能一睹其真面目,饱览伏牛山秀丽风光。
老君山下的广场,有一尊老子的塑像,旁边摆放香炉,老子是被神化了的,民间传说的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的化身。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3公里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传说因老子到此归隐修炼,被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登老君山,可以乘坐缆车直达,不费一点力气就到山上。
下缆车后,步行约2公里,到达金顶道观群。道观群依托山顶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这里可鸟瞰整个栾川县城,平日里栾川县城恢弘的高楼大厦和街道,在这里看是那么的渺小。放眼望去,万里江山尽收于眼底,颇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情怀。
老君庙金碧辉煌,供奉着老子的塑像。院子中间有香楼,香烟袅袅。
一个封闭的平台,立一巨石,石上刻有“论道台”三字,赫然醒目,山上一楼阁高悬“道法自然”匾牌,石上的文字彰显老子就是在这里讲道的。
一雕塑形如书,刻有老子像和《道德经》的精华内容。
这里处处彰显道德文化,但没有发现有人在此论道。人们只是对老子怀着一种崇拜,烧香跪拜,但真正理解老子道德文化的人并不多。
老子是周朝掌管藏书的史官,一生饱览群书,可谓学富五车。孔子曾慕名拜访过他,称他如龙。
老子发现周王朝已经衰微,毅然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长官尹喜留下他,在此写下《道德经》,认为天地初创万物时那种无名的状态最好,教化人们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他所处的时代是历史的春秋,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理论核心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就注定了他的理论在乱世时期的春秋战国行不通。如果一味的追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就不会有战国的历史格局,也不会有秦一统六国格局。老子的《道德经》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不能救国救民,只不过是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他的《道德经》的作用是无法与商鞅的法家思想相提并论的。商鞅崇尚变革,与时俱进,在秦国变革,割除弊端,解放了生产力,使弱秦变强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可老子一生隐退,无所作为。
老君山因老子在此讲道而得名,老子真的到过这里吗?据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告诉我们,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就离关而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他从东周洛阳到函谷关,一路向西而去,可老君山位于洛阳140多公里的西南,栾川山上的碑文称老子在此山论道,不知何依据,也许是政治需要或经济利益使然吧。
进入“十里画屏”,山峰如林,高耸入云,如刀劈斧削,雄伟壮观。经科学考证,它是在距今1.4至0.8亿年间,秦岭造山带抬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是相对年轻的岩体,被国内地质学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
伏牛山八百里,这儿也许就是精华所在了。
看完这些,在惊叹自然奇观的同时,引起对老子哲学观点的进一步思考:要是遵循老子的哲学,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脚下的路怎能悬挂山间,通到白云生处?这么好的资源怎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更远一点想,一切顺其自然,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春秋战国不知乱到何时,更不会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风流人物纵横驰骋实现国家统一,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治理不力,就会衰落,落后就要挨打。不愤发图强行吗?老百姓不用心智创造财富,就是懒汉诺夫,这样就不能成家立业,将会断子绝孙,顺其自然行吗?
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的春秋时代,那时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按照老子“绝智弃诈,绝巧弃利”去做,岂不亡国?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这是不可逆转的,老子面对社会矛盾,没有良策应对,认识到他的理论在当时行不通,注定他不会被重用,无奈时发出″吾有大患,及吾有身"的感叹,最终一路西去,选择隐居,逃避社会,由此可见老子也有消极的一面。老子没有亲自从事重大的社会管理实践,《道德经》自然有他的局限性。但老子认识到事物是相互关联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和内部规律性,要按规律办事,这是辩证法。他的辩证法比黑格尔辩证法早问世两千三百余年,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哲学文明的重大贡献。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复辟,是开历史倒车。如此,人类社会如何才能发展进步?有人说老子的思想具有反人类、反社会性,一点也没糊说。老子是道教创始人,其思想主张不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自然是不会得到统治者支持的,所以道教没有成为国教。由于他的思想主张,老百性也得不好处,所以道教没有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其实开历史倒车的人不只老子一人,孔子也是。孔子与老子同出一个时代,那时奴隶制社会即将崩溃,封建社会即将到来。统治集团相互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孔子看到这种社会现象,提出“克己复礼”,即恢复周朝的社会制度,老子则要回到原始社会。他们都是反动的,只是老子更反动。他们为什么反动?因为他们看到社会发展进步,造成的矛盾更加尖锐,人类自相残杀更加惨烈,带来的是更大的危害。人类最大的进步就是文字的发明创造。自从人类发明使用文字后,把生存经验用文字记录,之后产生了文化。随着文化的不断沉淀积累,人类产生了文明,文明产生了科学,科学加速了人类文明进程。科学犹如潘多拉魔盒 ,这个盒子被打开后,就再也不能逆转。现在看:人类社会在原始阶段,小国寡民,使用石器,自然资源充裕;到封建社会,使用铁器,进入农耕文明,人口不断膨胀,自然生态破坏;到资本主义社会,石化能源普遍使用,人类进入工商文明,人口急剧膨胀,造成地球温度升高,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正在走向崩溃。人类在文明进程中的呐喊声中,手中的石头木棍,变成长矛大刀,继而变成枪炮核弹,其自相残杀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自然界的其他动物,所以老子欲“使人复结绳而用之”。实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对人类本身都是一次戕害。如果人类能遵从“道法自然”,实行“无为而治”,那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危机了。现在审视这个社会,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老子的观点是正确的。自从 “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火种,可人类却把整个地球点燃。你看那奔驰、宝马,穿云破雾的波音,波浪中游弋‘的航母战斗群,还有那DNT的硝烟、原子弹的蘑菇云,正在加速人类毁灭的进程,当珠穆朗玛峰的冰雪消失的时候,滚滚热浪会把我们吞噬!也许,三百年后,上帝真的把人类踢出地球!” 人类犹如一头脱了缰的野马,仍然在老路上狂奔,可前面已是绝路,越走灾难越近,现在是悬崖勒马的时候了。从这方面看,人类的科技进步是“小聪明”,老子的思想主张是超越时空的大智慧,如同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道德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马克思解决了老子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可在理想到来之前,人类已危机重重,也许在实现理想之前人类就要灭亡,这是马克思没有预想到的,但老子在二千六百多年前就看到危机,对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美国历史学家比尔杜兰特说“在未来的理想世界,恐怕所有书籍都要焚毁,我们只需要留下一本《道德经》了”。可见把老子尊为世界级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十四亿人口,居然没有形成真正属于自已民族的信仰,造成佛教、基督教等这些泊来品涌入,同时滋生许多邪教组织,危害社会。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崇拜明星,追求享乐,这是没有信仰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应弘扬老子道德文化,不断发展,使道德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继而成为影响世界的先进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观尽老君山风景,赏不尽道德文化。离开了老君山,心中的老子还在闪烁着光芒。今夜的梦,希望老子乘宝马奔驰而来,我还有许多事要问他。
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