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2022-12-14 10:13:15)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初中物理自制小教具、小制作应用研究》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宜川县西郊中学    王菊霞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教育。                                                                                                                              二、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从应用着手,以物理概念、规律及科学方法的知识应用为特征和出发点,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能力发展为主旨,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重视开展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初步明晰和形成以下三方面的认识: 

①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②物理知识在科学探究与实践中的应用、作用及形式。 

③在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物理知识在其中的促进作用。

三、课题研究内容

1、要求教师本身通过自制教具开展课堂实验教学。以弥补因实验仪器不足而造成一些实验无法进行的缺憾。

2、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选定的实验,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自制教具学具开展实验探究学习。教具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模仿性的工作,相反教具制作中含有较多的创造性。

3、教具制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1)启发性

制作的教具应该有丰富的物理学思想,有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反对把重要的物理原理无法展现(或不重视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了实验却一无所知,一无所获。我们提倡让学生能看懂它所需要演示的物理道理。

(2)经济性

我们要求自制的教具少花钱或不花钱,这样教具成本低,只要能达到演示效果就行。所以,我们提倡“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3)可靠性

我们要求自制的教具能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安全可靠、工作稳定。我们做的教具并不是只做一次实验就不要了,也不是只求偶尔成功一次。教具应该重复性能好。

(4)可观性

教具是演示物理现象给全班同学观察的,不是一个人拿在手里的袖珍玩具。所以自制教具尺寸应该尽可能大一点。用八个字可以概括“尺寸够大,简单明了”。

4、教具制作过程中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主要应体现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方面,还应体现启发式教学。

(2)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科学原理、法则。即使是很粗浅的道理和知识,也不应该违背科学原则。

(3)简易性原则。主要是指自制教具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单,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操作简单,保管方便。切忌为了追求声光电效果和数字显示效果,把教具复杂化

(4)直观性原则。主要是形体尽可能大一些,重点观察部位要能看得清楚,演示和实验的现象明显,层次分明。

(5)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有针对性,“做以致用”,不要追求形式,“为自制而自制”

(6)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要亲自动手。“自己砍柴有双重温暖”,学生积极参与制作,除了得到知识以外,还有综合性的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措施

1、明确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浓厚的参与热情和实践的积极性

   学生浓厚的参与热情和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来源于教师的激励和引导。首先要树立榜样的作用,把教师和学生在各种刊物杂志发表的教育教学和科技制作实验论文在学生中传阅,并把论文复印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供学生长期阅读和讨论,把研究改进和设计制作的实验教具等科技制作作品摆在实验室让学生参观,并组织他们观看科技制作竞赛录像,把获奖的名次及成果简介制作成画展,悬挂在教室的两侧墙壁上,请学长或有经验的学生谈体会和感受,目闻目睹了这些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优秀成果,就会清楚地认识到自制实验教具科技发明,不再是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就在身边成功之路就在眼前。教师激励和引导,树立榜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参加到自制实验教具活动中去。

2、进行活动———开展征集问题活动,探寻答案的主题班会

  物理学中几乎每个重大发明都表明,创造性思维活动起始于困难或问题的认识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是打开未知科学大门的金钥匙。许多学生非常想加入到该活动中去,但是不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无从下手。这就需要集思广益,通过开展班级征集问题活动,把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的问题和学习过程中对原课本或实验室中仪器存在的问题收集起来,发动全体学生对问题进行收集资料数据探寻解决方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模仿改进创新等形式制作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教具和科学小发明。

3、合理评价———教师要热心指导及时评价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找到实验成败的关键。再一方面对学生的小制作小实验进行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实验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提供可以展示的机会,给学生的作品进行摄影,粘贴到宣传栏中,定期在学校的橱窗中公布获奖名单,树立榜样,典型引路,反馈强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评价内容的多样化,方式多样化,不再以书面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课题的申报。

2.开展有关趣味物理的知识讲座及小制作展示.

(二)实施阶段

分知识点进行研究,由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小学具,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找出研究不足之处,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调整了研究方向,为以后的课题进展做好准备。本阶段的重点是对师生制作的学具、教具与课堂的结合进行了研究。

(三)总结阶段

 根据阶段进展情况分析写出总结报告,进行资料的整理、汇编(包括教学案例、论文等)。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一)建立了我校的物理活动中心----学生课外小制作的基地

学校对我们这个课题非常重视,我们的学生有什么好的想法,苦于没有办法制作时,可以在我们的活动室得到帮助,我们的物理老师会与他们一起来制作,来完成他们的想法,当然这对物理教师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挑战,但我们在努力中,相信这个基地将会学生心中留下创新发明的火种。

(二)创新性自制实验器材

    课题组老师与学生一起仿制、研究开发的低成本自制仪器。这部分自制实验器材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直接解决了因课程改革后实验室器材配备不全,造成缺少仪器而无法进行科学探究;二是更新了理念,没有配备器材就无法做实验的观念被课题组教师彻底摒弃。

(三)与师生课外制作的教具、学具相关的教案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些制作的小教具、学具在课堂中有典型应用的案例总结而成的教学研究成果。在教案中,我们着重体现了小教具、学具的易得性、直观性、低价性。参加研究的老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