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2016-06-03 20:46:36)
标签:

杂谈

上青古道

分类: 致敬自然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历史,在路上
图文/降峰侠客
————————————————————————————
   历史是真实的,可是要真实、客观、全面地说出来,有时比登天还难。我们对发生在今天的很多事情都莫名其妙,弄不清楚,更别想去搞清楚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事情了,那些历史故事就如吹过的风,无声也无痕。同一件历史故事,往往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历史,就是个玩意儿,供后来的人娱乐,要是认真,那可能加快自己成为历史的步伐。

约2500年前
  越王勾践他爹召集人马在今天的日铸岭一代砸锅造剑,当时造剑需要铜和相关微量元素,由于技术限制,从不同地方提炼需要的元素然后按照合适比例重新混合的技术十分缺乏,所以找一个现成配对好的泥土矿物直接炼铜铸剑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所谓地利。日铸岭周围的水土很适合铸剑,所以大量的铸剑工作在这一带热火朝天的开工了。今天还留下一些上灶之类含有“灶”字的地名,这个灶或多或少和当初铸剑炼铜的灶有渊源。后来越王勾践他爹希望给越王勾践铸造几把绝世宝剑,找了当时当时最厉害的铸剑人,铸剑人想了很多办法,尝试了很多地方,都没有铸造成理想的剑,后来来到今天的日铸岭,竟然一天之内铸剑成功,从此日铸岭诞生了。看看古人怎么说的。宋代学者吴处厚的《青箱杂记》中则写到:“昔欧冶子铸剑,他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名此岭日铸岭。”
  又说当时越王勾践在此设上、中、下三灶铸剑,日夜不停,每日铸剑,故名日铸岭。
  同样在《青箱杂记》中亦云:“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此处曾有江南第一的日铸茶,故名日铸岭,根据这点记录然们又把日铸岭成为茶马古道。历史就是个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装的时候容易,取出来就难也。

约1500年前
  人称“山中宰相”的茅山道士陶弘景,作为南朝大师之一,尽管朝中多次相求但仍不出山,想起“三顾茅庐”的故事,当朝帝王是不是该六顾茅庐呢。根据记载,此人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功不可没,在他之前,道教主要在民间和下层人士之间传播的,不如主流。陶先生常见上清派后,邀请各路知识分子共同发展,从而开创了道教进入上层社会的征程,以至于后来唐朝能有机会和佛教在皇家一决高低。当时的道教人士,之谜于炼丹的人不少,想找到长生不老的办法,乃至后来很多皇帝都想得到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陶先生也不例外,开启炼丹的研究。炼丹和炼铜有相似之处,当时的江南,曾经作为声名赫赫的青铜铸剑地日铸岭一带,他当然不会不知道。因此,陶弘景开始走出茅山,遍寻江南大地,希望能找到一方水土让自己大功告成,其中如今的陶隐岭只是其隐居之一。说是隐居,其实只是他一贯低调作风罢了,陶先生和梁帝关系甚好,帝王独爱长生不老之丹药,陶先生成了帮助帝王炼丹的不二人选,所以遍游江南山水不愁吃穿,和今日的驴友穷游相差甚远。因为陶先生曾在此隐居,外加帝王的看重,名气自然如山中薄雾从地面冉冉升起,所以后来此山称为陶隐岭。再后来,道教佛教都被认为旧思想,需要废弃,所以隐字被改,但痕迹常在。

约1000年前
  文人往往这样描述。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只见几人匆匆忙忙却又有条不紊的从锁泗桥开始,沿日铸岭赶路,来到今天的下马桥遇见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故人,然后找个附近小亭子商量接下来的事情,君无戏言,君无小事,他们的每一步,每一件事都在改变着当时中国人的命运。人群中的老大就是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名赵构。皇帝早已按照自然能量守恒定律回归自然了,南宋也逃脱不了朝代的轮回命运,早已成为茶余饭后的闲谈之料。可是皇帝,就是皇帝,哪怕在逃跑中走过的地方,说过的事都为被百姓如获至宝般保存下来,并世代相传。可见,人啊,很多时候,不是别人强迫下跪,而是跪久了,习惯了,就不想起来了。改变,就如让水往高处流,是逼出来的。

名字与山水一样美丽的兰若寺水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兰若寺水库可谓小小的代表,群山之中一湖碧水,在烟雨朦胧之中凸显江南灵气。兰若(若,音rě), 是“阿兰若”的简称,源自梵语A Rin ya 之音译,原意是寺庙的总称,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的寂静之地,虽然名曰兰若寺水库,但水库是有的,兰若寺是木有的,至于寺庙在哪?请问此水的绿水青山。能有这样名字的寺庙,我相信它曾经兴旺过。

见山不见寺的万寿山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万寿山也不例外。曾经老乡们为了感谢这边土地,敬拜这座虽然很小的山,给了一个名字“万有山”,顾名思义,什么都有,靠山吃山,不愁吃穿。还在山上修了寺庙,取名“万有寺庙”。历史车轮压过被人为旧文化,旧思想,久风俗的寺庙时候,万有寺没有躲过车轮轧辗压,斩草除根,万有山也无法幸免,于是万寿山出现了,一字之差,包含朝代的更替与人类的斗争。如今,山还是那座山,人来人往代代传,新名旧名紧相连。

  走完日铸岭,万寿山,陶隐岭三段组成的上青古道,感觉在城市的边缘能有这样一条间断性山间徒步路线,从安全性、舒适性角度来说确实非常不错。古道边,田园旁,浓雾山连山;芳草中,水潺潺,古今路相连。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杭州到绍兴上青古道行车参考路线===============
来回行程共计约250公里,回程时间2.5小时左右。
去程:杭州到锁泗桥 (途径:杭甬高速公路、杭州湾环线南线,时间2小时左右)
    东部软件园(马塍路)-创新大厦
    从东部软件园(马塍路)-创新大厦到马塍路,行驶150米
    右转,进入马塍路,行驶930米
    左转,进入天目山路,行驶370米
    请直行,进入环城北路,行驶1.9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环城北路地下隧道,行驶2.2公里
    请直行,进入艮山西路,行驶2.8公里
    三岔路沿中间行驶,进入彭埠互通,行驶440米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杭甬高速公路,行驶14.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杭州湾环线南线,行驶28.2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绍兴互通,行驶72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绍三公路,行驶9.6公里
    左转,进入二环北路,行驶4.4公里
    请直行,进入二环东路,行驶3.2公里
    请直行,进入二环南路,行驶620米
    左转,从二环南路到阳明路,行驶70米
    左转,进入阳明路,行驶1.3公里
    右转,进入阳何线,行驶6.8公里
    左转,进入平王线,行驶2.2公里
锁泗桥 (导航如果找不到这里可以先导航到 梅园村,从河阳线左转到平王线的地方有日铸岭古道路牌指示,在平王线上没有看到明确的锁泗桥路标,但是有日铸岭古道路牌指示古道的入口,看到指示牌就是徒步的起点。37座大巴可行。)

锁泗桥到新联村
从锁泗桥到上梅线,行驶990米
左转,进入上梅线,行驶1.0公里
右转,进入平王线,行驶760米
左转,进入阳何线,行驶3.1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S212,行驶16.0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从S212到新联村,行驶6.7公里
新联村(新联村村口就是新联村公交车站的地方,是一个停车场,有个休息的长廊)

参考地图,感谢Baidu.
【绍兴上青古道】历史,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