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医院:表演时痹_续
(2011-08-31 09:37:23)
标签:
语言形体再创造精细锦上添花 |
分类: 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史话 |
假丶空丶粗丶断丶淡之”粗”
粗,即粗糙,一些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缺少对人物形象的精雕细琢,只是以一种粗略的情绪与对结果的直接表演而图解剧本。
譬如语言,不能够成为一种艺术语言,仅仅是把台词背诵出来,甚至还背不好台词。语言正音标准且不说,有的演员首先不能在舞台条件下把台词说成正常人的话(而是字话),即不是角色在规定情境中合理的真实的人话。没有这个基础,语言在艺术上的雕琢就更说不上了。
应当做到的是:言必有旨(即语言要有目的性、动作性);言之有物(即包含意味和富有形象感);言之有饰(即对语言的艺术处理,形式选择)。语言技巧对于话剧演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因为语言是演剧的一个重要艺术手段,这是话剧区别于其它剧种的一个重要标志。
话剧演员在舞台上说好台词,犹如舞剧演员要跳好舞、掌握好舞蹈语汇与手段来塑造人物;又犹如歌剧演员要唱好歌,用歌唱作为主要手段来塑造人物。话剧演员语言的优劣,可以影响到这门艺术的兴衰。但现在话剧舞台上还普遍存在演员的语言不见精彩、缺少特点、语不惊人、语不动人的状态。
在形体动作方面,不少演员也还不善于得心应手地运用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一切只是一个大概其差不多,而作不到“必须是”。一些有经验和成就的演员,他们不论是运用语言还是形体等手段塑造人物时,都是颇见功力和颇有成效的,这是有先例也有榜样的。但在目前的话剧舞台上,有些演员还谈不上和不太能掌握语言和形体技巧,更不善于运用这些艺术技巧去刻划人物性格。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由于表演上的粗制滥造,或拉剧本的后腿;或不能在二度创造中弥补剧本的不足;或不能以精益求精的艺术创造为剧本锦上添花。
真正的表演艺术,应如以精密的仪器刻划形象、解剖人生,以各种艺术技巧在表演创造中的综合运用达到让观众窥见人物的心灵。而绝不是用模子拓生“形象”。当前表演艺术上的粗制滥造、轻易而就的现象不能说不严重!这是障碍着艺术创造向深度进军的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些寄意新锐的当代题材剧目,立意虽好,但艺术性不强,特别是表演上粗糙,因此就缺少说服力。……不能精益求精而满足于粗制滥造,这是大大有碍戏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的,如果不加重视而任其恶性发展,严重一步就会失掉观众并使剧种的生命力逐渐衰退(这里需顺带一提的是:当前还有一种置思想性、艺术性的质量标准于不顾而自喜于一时迎合了观众的某种口味的演剧倾向,也是对真正表演艺术的慢性扼杀),我们应当向表演艺术中的粗制滥造现象作斗争!并不与低廉演出效果作妥协!要提倡勤学苦练,加强修养,努力掌握娴熟的艺术技巧,精心创造,提高话剧表演艺术水平;并要进一步发挥话剧所具有的长处,争取把每一个剧目都演出特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