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希腊——中国,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

(2011-04-13 21:53:33)
标签:

希腊国家剧院

普罗米修斯

俄狄普斯

罗念生

白蛇传

互访演出

1986年中戏赴雅典演出《俄狄普斯王》,确是戏剧界的大事,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举,史不可遗。记得《俄狄普斯王》在京首演时,我曾在《北京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古朴丶典雅丶深沉》的剧评,遗憾未能寻出,今觅得发表于《中国建设》刊物上的另篇小文,列入《旧文新阅》目类中,作为对中西两大文明古国文化交流盛亊的纪念。同时以此表达对杰出学者丶世界闻名的古希腊硏究专家丶大翻译家丶我们敬爱的长辈罗念生老先生的深切怀念。

                        ——希腊国家剧院防华演出观后

                                    

  

  去年(新加注:1979年)十月底到十一月初旬, 中国戏剧舞台上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演了两出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The Prometheus Bound)<<腓尼基少女>> (The phoenissae). 这是希腊国家剧院来到上海、南京和北京访问时给中国观众带来的艺术珍品.

    希腊国家剧院的演出, 在中国广大观众和戏剧界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和反响. 有人曾经, 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戏剧. 加上语言的隔阂. 能否为中国广大观众所接受? 但是, 前后十场演出场场满座的盛况, 观众席上一片肃静, 人们凝神屏息地注视着台上所发生的一切. 静听着译意风耳机播送的每一句台词. 这些事实证明了上述疑虑是多余的. 古希腊悲剧, 以他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它所塑造的英雄人物的行为、以它爱憎鲜明的倾向性, 以它神话般的意境和诗一样的语言, 深深地打动了中国观众的心!  

如果回溯一下历史, 希腊悲剧对中国人民并不陌生, 早在三十年代, 中国一些学者、翻译家, 就曾把人类文化宝库中这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介绍给中国读者. 其中著名的学者有 罗念生教授. 他早年留学雅典, 对古希腊文学、戏剧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1936年到1947年,他就从希腊文翻译了<<波斯人》>(The Persians)<<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悲剧名作. 1949年解放以后, 对古希腊文学戏剧的翻译和研究, 大大超过了以往.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o)、索福克勒斯(Sophocles)

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 陆续翻译出版. 如罗念生教授翻译的《欧里庇得斯悲剧集>>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出版(全书共三卷, 包括十八个剧. 这次上演的<<腓尼基少女>>见于第三卷). 由他翻译的另外两位悲剧家的作品、还有<<阿里斯多芬喜剧集>>也曾相继出版. 此外, 国内其他一些戏剧研究家也翻译介绍过希腊古典戏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在文学、戏剧刊物上常有发表。

以我们中央戏剧学院来说, 希腊悲剧在我们外国戏剧文学史的教学中, 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学生必修的科目。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也作为教材印发给导演系和表演系的学生们学习研读。这两个系的学生还曾排演过<<俄狄浦斯王》的片段。

尽管我们对古希腊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我们之中,包括老一辈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却很少有人观看过希腊悲剧的演出。从戏剧艺术的角度来看,两千多年前的希腊悲剧在舞台上演出,究竟会是怎样的情景?我们难以具体想象。我们许多人也正是抱着寻求答案的心情,来观看希腊国家剧院这次访问演出的。

在北京的首场演出,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这个因窃取天火造福于人类而受到“众神之王”宙斯惩罚的人类的恩神,是我们早已熟悉的英雄形象。幕起了,舞台上简练、明确、古朴而富于象征意味的布景首先唤起了我们的想象:啊!那就是高加索悬崖- - - - 接着,开演的锣声使观众的想象与演员的创造交融起来,戏剧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开始了:先是普罗米修斯被缚,继而是歌队的舞蹈和对话,接着是普罗米修斯大段的台词独白- - - - 我们渐渐地被舞台上那种并不复杂却很深邃的表演所吸引和感染。- - - 这出取材与神话故事的戏剧,凝聚着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和古代希腊人民的愿望、意志和爱憎,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精神力量和教育意义。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剧作,当然不及后世几经发展、进化的剧作那样严谨、复杂和精致,正因为这样,这种戏就更加难演。例如主角普罗米修斯在舞台中心地位设置的象征性悬崖上被缚长达一个多小时,既不能随意活动,脸上又带面具,这就要靠演员以高度艺术性的台词处理来取胜。扮演普罗米修斯的著名演员、希腊国家剧院的艺术指导、年近八旬的阿列克西斯.麦诺吉斯不愧为大师!他以精美的语言表达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性格,台词念得真挚亲切、感受细致,既具诗意和韵律性,又富于哲理,特别是他在语言技巧上的那种可塑性、耐久性以及呼吸、吐字等方面的功夫颇可给我们中国话剧演员以许多启发。

《腓尼基少女》是以传说中俄狄浦斯王家族的悲剧为中心故事而展开的。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创作在古希腊戏剧发展中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深度。他的这出戏,在演出处理上既保持古风,又创求新意,演出颇为精彩。

《腓尼基少女》的演出形式也很别致:舞台布景的主体是一座双面攀通的拱石桥型建筑。它的可变性、象征性都极丰富。桥上可以假设为城头、山巅、王座;石阶可以假设为山坡、河岸、外廊、内阶;桥洞可以假设为城门、房门、关隘;桥下和双侧台阶之间的前沿平地则是灵活多变的广阔表演区。导演艺术家在这个戏里进行了充分而巧妙的环境处理,不论主要人物的活动安排还是歌队的场面调度,都变幻多端,颇见功巧,并且能给观众以充分联想的余地。

这个戏的演出中,演员的表演很感人,使全局充满艺术的魅力。全剧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之处,就是大悲剧高潮场面的处理:一场悲剧性厮杀之后,牺牲者相继被陈尸台上- - - - 安提戈涅决心埋葬她的哥哥波吕涅斯后陪同父亲亡命出走- - - - 我们看到双目失明的俄狄浦斯王在女儿安提戈涅的搀扶下,以悲痛欲绝的神情、以蹒跚沉重的步伐,哀伤地策仗而行,一步步,走向无尽的远方- - - - 就这样,全剧以饱满的激情带动,充满悲剧气氛地在观众面前渐渐隐去和消失- - - - 阿列克西斯·迈诺吉斯和扮演安提戈涅的女演员玛利亚·斯康索在此处的表演是相当深沉而精彩的。

我想起,去年夏天,一个中国京剧团首次访问了希腊,希腊观众有机会看到了中国京剧传统节目之一的神话故事《白蛇传》的演出,并且给以很高的评价和赞赏。这次希腊国家剧院访华演出,同样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它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从希腊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中领略了古希腊戏剧艺术的风貌神采。

我深信,中希两国剧团的互访演出,也为中希两个文明古国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篇章。

          (原载《中国建设》1980年第2 期,六种外语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