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2012-11-26 06:58:41)
标签:

环境

佳肴

意为

属国

雪灾

分类: 新疆话语和故事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鹅喉羚:请让我们继续生存吧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绵延起伏的天山南麓,犹如一条莽莽巨龙,蜿蜒盘据在中国辽阔大地的西部。举目望去,群峰叠嶂,乱壑争流,构成绰约多姿的壮美景观。

    越野车沿着塔里木盆地北缘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栈道”,来到南疆阿克苏荒漠深处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终于看到了低头啃吃枯草的鹅喉羚,棕色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烁着绸缎般的光泽。我们尽力控制住激动的心情,侧身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鹅喉羚的左右角稍向外分离,颈下有状腺肿形似鹅喉,故称之为鹅喉羚。上体的毛色为棕黄,额部、眼眶和角周围均棕灰,杂以少许黑色,胸部、腹部及四肢内侧是白色相连。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曾经是荒漠的主人鹅喉羚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区域生存的动物,体形似黄羊,因雄羚在发情期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故得名。鹅喉羚生性机警,视觉发达,擅长奔跑跳跃。在荒漠中,人如果不刻意寻找它,它会避开人群,迅速消失在茫茫戈壁荒野中,是大片的荒漠保护了它。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生性胆小再加上偷猎者的捕杀,它们对人类充满了戒心和恐惧,总是与人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想要近距离观察这些体态优雅的生灵很难,它们借助天然的小丘地形隐蔽自己,我们猫腰弓背悄悄地绕道过去,最大限度地接近它们,企图观赏得更仔细更清晰。不知是谁不慎发出一声并非很大的响动,警觉性特高的鹅喉羚以每小时60公里左右的速度跑得无影无踪。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四肢细长、体格优美、肌肉发达的鹅喉羚,又称长尾黄羊和波斯瞪羚,当地哈萨克牧民称翘着尾巴奔跑的鹅喉羚为“卡拉克依路克”,汉语意为“黑尾巴”,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栖居种类。

    鹅喉羚主要分布于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叶尔羌河流域至罗布泊的荒漠,是鹅喉羚的栖息地。据新疆自治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处长朱福德介绍,经过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目前新疆拥有15万至20万只鹅喉羚,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荒漠精灵鹅喉羚最大的敌人是人类,不但不法分子进山肆意开枪残杀和用铁夹子猎捕,而且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扩大和森林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野生动物保护区正逐步被蚕食着。寒冷的严冬给鹅喉羚的生存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卡拉麦里山,最低气温曾达零下45摄氏度,积雪厚度平均已达40厘米,野生动物采食相当困难,每年冬季至少有20多只鹅喉羚被冻饿而死亡。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2002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连降大雪,发生了百年未遇的雪灾,积雪厚度平均已达70厘米,局部地区超过2.5米,不仅给当地农牧民生产造成严重困难,也使栖息在这里的珍稀野生动物面临浩劫。生活在这个自然保护区内的2万只鹅喉羚觅食困难,它们只能用蹄子在坚硬的雪面上刨挖草吃,造成蹄子上的毛脱落,触及戈壁砾石时蹄子就会被磨破,造成致命的伤病。由于无法奔走觅食,受伤的鹅喉羚只能被冰雪活活冻死,或者被狼轻易捕捉食用。这场雪灾导致卡拉麦里山保护区的3000余只鹅喉羚死亡。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目前有些做生意的老板和国家工作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星期天、节假日邀请领导到深山沟里打猎取乐。个别领导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枪口就敢瞄准野生动物扣动扳机。至于捕杀的是不是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则毫不顾忌。逢年过节,一些领导招待尊贵客人的餐桌上就有雪鸡、黄羊等野味佳肴。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让荒漠精灵鹅喉羚再不要惨遭人类的捕杀,让所有的野生动物生活在没有敌意的环境中。

 

鹅喉羚:请让我们继续生存吧
我们是荒漠生态最后的精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