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w690/7172ed47tdf6b2ccfdd07&690
(一)起跑技术
1.弯道起跑(卡尔•刘易斯:美国,男,1961年7月1日出生,身高1.88米,体重80千克,100米成绩9.92秒,200米成绩19.75秒)
世界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的蹲踞式起跑技术体现了身材高大、体态修长、技术型运动员的特征。从“各就位”至“预备”两个动作技术的静态分析,四肢、腰部及头的状态都具备了放松和自然的特点(图1-3)。起跑的爆发力来源于双腿,因此身体的重心不必太向前倾,以避免给予手臂过多体重的压力,使得双腿蹬起跑器的力量不够,并且摆动腿的向前摆动也因此受到影响。发令枪声响后,刘易斯迅速摆动双臂,同时双脚蹬离起跑器。后腿积极前摆,前腿则充分蹬伸,前脚在离开起跑器的瞬间,踝,膝和髋关节充分伸展,膝角接近180°(图11)。双脚蹬离起跑器后,刘易斯的摆动腿有一个积极主动地着地动作,使得第一步有力着地后蹬,同时使得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图14、15)。从起跑的前五步的技术分析,刘易斯保持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上体前倾,摆动腿的摆动自然流畅,大小腿的折叠积极。着地腿以强有力的充分蹬伸而获得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双臂积极摆动,完整的起跑技术协调,有明显的位移感,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http://s16/mw690/7172ed47tdf6b689c804f&690
(二)途中跑(这是对博尔特2008年北京奥运会100米决赛创造9.69秒世界纪录时(75-80米)的技术分析。)
(1)博尔特的支撑腿在着地阶段后转换成摆动腿时以一个非常小的膝关节角度向前移动(图10-14,图21-24)。紧接着是摆动腿非常放松地折叠向后上方摆动,紧靠着髋关节的旋转轴心,以非常快速的角速度向前摆动。
(2)着地前,小腿有一个非常积极的后扒地动作,着地脚落在比较接近身体重心投影点之前,由于摆动腿快速强有力的着地动作,使得身体在着地的前蹬阶段几乎没有遇到更多的前蹬阻力。在支撑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已经摆过支撑腿(图23、24)。同时身体重心快速地移过身体重心与着地点的垂直投影线。
(3)在支撑阶段,博尔特的髋关节伸展快速有力,离地瞬间踝关节充分蹬伸而获得推动身体向前的水平力量(图12-16)。
(4)在博尔特完整途中跑技术中我们发现,他的上肢保持的相当平稳,几乎没有任何摇摆的动作。这归功于他躯干部位极为显著的稳定性。上肢和腰部在支撑和腾空阶段都保持正直和稍微前倾、保证在高速运动中的身体平衡状态。
(5)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博尔特摆动腿的前摆阶段,手臂的摆动显示出一个非常小的肘关节角度(图15-18)。这使得他的摆臂半径短而快速,摆臂动作紧凑而省力。
从博尔特完整的一个复步的技术分析,可以看到他的技术动作优美伸展,自然流畅,蹬摆结合技术完美,一气呵成。腾空后身体放松伸展,有明显的位移感,是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技术精典之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