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一亩三分地”上的天空

(2020-06-21 18:44:00)
分类: 教学反思、心得及论文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一亩三分地”上的天空

——听罗莉萍老师讲座有感

崔洁

本周,师父邀请了地理特级教师罗莉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新课程背景下跨学科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语文、地理为例》的专题讲座。这又是一场视听盛宴,为我们打开了“拓宽语文跨界视野,提升教学综合实践力”的一扇窗。跨界教学、双师课堂、综合实践,提醒我们:别淹没于传统教学的“一亩三分地”中,适时抬头看看上方的天空。

讲座中,罗老师对高中综合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现场调查让在座的高中语文老师汗颜。“因为不考,所以忽视”,师父的救场一语惊醒“梦中人”。高中阶段迫于升学率的压力,许多时候我们对这“一亩三分地”下狠劲去抓,而对综合实践的课程一再忽视。曾几何时,我们已经把高考成绩单纯地划为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最高限,忘却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讲座后,我迫不及待地想重新抬头看看“那片天”。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应该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语文性的特征。语文知识的运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是综合的,语文学习的内容, 目标和方法也是综合的。从 2017 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渗透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中。

1、语言建构和运用方面,要求学生积累较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通过梳理语言材料和知识,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策略,在之后的言语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情境将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得体的表达交流。为达成该课程目标需要学生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总结方法策略,最后将知识运用回实践活动当中。

2、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要求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当中运用联想想象,概括归纳基本的语言、文字现象,从而自觉分析自己语文实践活动经验。这就需要运用探究活动的方式,探索发现语言文学现象,最后以总结语文实践活动经验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3、 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体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这个特点,无论是中国古代、当代的文化,还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都要进行吸纳综合,不单单局限在语文学科本身。

二、规定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中。

从课程内容来看,新版课标设置了 18 个学习任务群,这些任务群大多数都要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开展。

任务群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关内容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要求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阅读,以学生在课内外自主阅读、交流讨论,教师的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

当代文化参与

在学习目标与内容中要求以当代文化生活为焦点,在社区或关注特定文化现象,自行搜集整理资料来开展调查活动,并自主设计专题以开展交流研讨;或者是以建设语文学习共同体的方式(文学社团、读书会等)丰

富语文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上要求学生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通过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或者利用家庭或社会资源进行考察,从而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使用常用的媒介工具(网络文学、电子读本等),也可建设跨媒介的学习共同体,来丰富语文学习的手段。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要求创立相关语言环境,在语文活动中积累相关的文字知识,并且既要有课内活动,也要有课外任务。

文学阅读与写作

 

 

要求教师仅对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支持,在实际实施中仅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要求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通过阅读与鉴赏、梳理与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来学习梳理论证方法。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要求教学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在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学习;分析某一当代社会媒介也可尝试新媒体创作;跨学科选择科技类读物进行研习。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

研讨

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就传统文化的相关观念表达自己的看法。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专题研讨

 

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思想状况,发现热门话题并展开研讨活动;邀请专家总结答疑或者进行实地考察、人物专访等课外活动。要充分利用地方的课程资源,将任务专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

作品专题研讨

 

要开展一定的研讨活动,也可开展相关的读书报告会或制作“现当代作家作品研读”调查问卷。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要求学生跨越学科界限,调动相关历史、地理及不同文化的知识/相关科学技术论文进行拓展阅读并展开研讨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

要求要针对语言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读书报告交流或展开语言专题调查报告等

跨文化作品研讨

积极拓展学习渠道,组织学生利用社会实践来参加跨文化交流

三、贯穿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1、 学习要求。在 2017 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在必修课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上有如下的要求:选择性阅读材料,通过多种媒介获取信息,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探究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对选修课程的学习有如下的要求: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语交际的能力,参与辩论演讲演出等活动。

2、教学要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新课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同样的,在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建议中也有所体现。即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既不能对原来的语文教学习惯墨守成规,也不能过于迷信技术至上,要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服务等有机结合;提高课程开发的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

四、内容被设计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关于教材中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上,其实从 2002 年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后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它没有像初中语文教材中用“综合性学习”来命名,取而代之的是“梳理探究”。我们正在用的2003 版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12 个专题的设置。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语言

优美的汉字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观缩影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言词语和句式、有趣的语言翻译

文字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走进文学大师

 

修辞与逻辑

 

修辞无处不在

 

逻辑和语文学习

 

文化

新词与流行文化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影视文化

古代文化常识

这样的专题设置不仅仅是对语文课堂知识的延伸,如果单纯的用语文课堂知识的传授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已经需要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教师进行之前的引导和要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致同学们中编者对“梳理探究”板块进行了如下的解释:“在这些专题中,有些专题是侧重于让学生将对知识学习中储备积累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梳理;有部分专题又希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选择专题,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这些年中语文教材编写者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所做出的努力。

一路看来,细思极恐:原来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必须要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式来学习语文,要严格遵循 2017 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中的要求,从而实现在语文课程中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课程意义。

回想自己对这块的教学:最早追溯到刚毕业时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大奖赛,那时要求赛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配有和上课内容相关的综合实践课,上的是《胡同文化》,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云南风物》;近年来结合所上的阅读与鉴赏的课文也有诸如《离骚》的改编歌词、《杜甫诗三首》的七字成情、《雷雨》《窦娥冤》《哈姆雷特》的课本剧编排和角色札记等;对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感兴趣的和与高考接轨的内容重点考虑,其他的就一带而过。因此呈现出的是随意性、缺乏系统安排和常效性的管理。

这次的梳理和这一轮教学,自己力争以梳理探究专题为依托,结合跨界思维,设计具有较强的常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 以便于围绕课堂教学,围绕提高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这一中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素养,奠定终身发展的能力。一是完善与继续开展系列化的课堂五分钟演讲,让学生在展示中锻炼自我;二是“新闻周刊评论”——定时播报,让其在合作中感受学用结合,发展能力。三是畅游网络,在探究中丰富思想,设计语文互动拓展阅读的微信阅读打卡群,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阅读并进行充分的讨论, 协作完成作业,然后在阅读群中展示各自的成果,以作进一步的交流。

总之,要通过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获益匪浅,就必须对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分析,制定出符合校情、学情和学科特点的实践活动规划。这种规划依托于三年一贯的语文教学思路,必须对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有一个统观全局的思考和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将之进行到底。低头耕耘,抬头看天,我一直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