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二八
(2013-09-13 18:21:38)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二十八岁生日生活杂谈 |
分类: 挥之即去 |
二八年华。
儿时看到二八年华的句子,一直以为是二十八岁的意思。今天却正好用来做题目。
儿时看到二八年华的句子,一直以为是二十八岁的意思。今天却正好用来做题目。
一八的时候,小学老师问我以后想干什么,我说玩儿。
二八的时候,高中老师问我以后想干什么,我说出去走远点,玩儿。
三八的时候,已经在英国读完硕士,那次没人问我以后想干什么了,但我确实走了很多地方,也玩儿了不少。
还差半八到四八的今天,我确实又多走了很多地方,又多玩儿了不少。
我这种性格无大灾无大难的活至今日,理应知足。只是知足和满足仍有距离。就像理想与梦想仍是不同。
“以后想干什么?”我把这个问句片面的理解成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有过许多许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没有。大多数梦想实现的瞬间,就像咬破一瓣橘子,瞬间嘴里汁水四射,很甜。但之后也没感觉有什么。仔细想过,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我设定大多数梦想的时候,都会有“只要实现了,一切就完美了,再也没有烦恼了”之类的假想。但实现之后,日子依然会继续。一劳永逸的大梦,实际上并不存在。其二:我萌生梦想的年纪越小,那个梦想似乎越简单。比如,好多人小时候都有过想做科学家的梦想吧?虽然我们那时候,对科学家的概念,也就是科幻片里那些随手发明出机器人的疯狂博士。
人是种很奇怪的动物。一方面,为了维护已经付出的努力,会无限神话自己的梦想。因为,唯有其神圣和独一无二,才能鼓励人们以殉道般的精神为之奋斗。另一方面,又格外自省,很容易用一种今世而昨非的角度,去批判自己的曾经的梦想。比如,我当初想当科学家的小伙伴们,现在一个都没当成科学家。许多人会在长大期间换几个梦想,更成熟、更练达、听起来更堂皇,而不是“我要当科学家”这样的梦想。
十几年来,我多少次觉得“去远点玩儿”这个梦想太宽泛、愚不可及,毫无意义,处女座的人想的太多,容易拧巴,总会对自己提出各种反问。比如在哪儿不是玩儿啊?干嘛要去远点?但慢慢的,等我把许多梦想思考过、拧巴过、扔掉过又捡回来之后,才大概想明白。
大多数时候,制约梦想实现的不是外界,而是“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这个梦想到底笨不笨”之类的权衡。于是,大家会选择一些更聪明的梦想,抛弃一些旧的、笨的、看似天真的梦想。然而以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个人的梦想总是脆弱又渺小,所谓梦想带有的圣洁光辉,都来自我们自身的幻想。于是站远了看,一切梦想其实都很天真,无分彼此。
但这其实无所谓。人的梦想可以繁多、贪婪或者愚蠢,可以庞大到让人一生沉浸其中,全然不顾现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生活在自己想象出的幻觉之中,而梦想只是比其他幻觉更美丽动人一些,反正都一样笨。
这个世界确实非常的宽广,宽广到会让你经历过才明白,一切梦想到头来都很笨,宽广到让你明白,梦想并不会因为脆弱、渺小与笨,就失去其兑现的价值。最后,等你哪一天重新想起荒诞远大甜蜜愚昧可笑的梦想,等你相信某个梦想再怎么笨都值得兑现,那就是了。
世界宽广无边,总会在那里等着,怎么都不晚。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