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时评家长里短杂谈80后 |
分类: 杂文清谈 |
十年前,读研第一年,阿弟邀着学车,我这人其实有惰性,下意识的就问了室友们,回答的结果遂了我的心,大家都不去,所以我也就理所当然的懒惰啦。
没啥,对车无爱,无爱就无兴趣。我晕车很厉害,当然,这不是关键,我知道学车后晕车问题将改善。主要还是懒,操控这个大机器,想想都觉得辛苦!再想到还要培训考试,接着花钱买车,买车位,哎哟一个车位十多万,负担不轻~完了还得担心扣分啦,刮擦啦……还要打扮它,定期保养,保险……跟伺候老爷似的!
说什么买车提高生活质量,那真是因人而异了。我住在一小县城里,亲戚朋友都是本地人,不需要自驾回乡走亲戚,工作地点骑个电驴十分钟,短途滴滴打车,长途出门有动车,接送孩子电驴更方便,下雨天就走路,每每看到下雨天开车接送的家长堵在路上半天没办法动,我就觉得庆幸……除了面子,实在没什么理由买车。
不敢说生活里从未动过念头,比如同事朋友邀着去乡下采摘,那一刻觉得要是自己有车似乎更显得平等,不然总觉得在占人家便宜。因为总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就很自觉的婉拒。于是,乡村生活体验少之又少,不过没关系,两权相害取其轻,想想有车带来的麻烦,没车的快乐才是最实在的体验。
前一篇:不逾矩的课堂
后一篇:我为什么支持学生选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