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黎圣母院 |
分类: 夏日法比卢 |

巴黎和伦敦两座名城,很类似地,都有河流穿城而过。同样很类似地,两座名城中,河流两岸的气质大相异趣。在伦敦,泰晤士河两岸成为北岸南岸。到了巴黎,无论就城市发展历史还是两岸的气质而言,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对应的是塞纳河右岸,与伦敦南岸对应的是巴黎左岸。
两地,右岸/北岸都是城市最早的发源地和繁荣地,左岸/南岸则代表新生和后起之地。新与旧,催生出无数戏剧性的对照和冲突,大城的趣味正在于这种多元的吸引力。较之伦敦的南岸北岸,巴黎的左岸右岸气质似乎更为截然分明。都说右岸是传统的持重的、典雅的宏大的、物质的商业的,左岸则是先锋的叛逆的、浪漫的细腻的、精神的人文的。在我看来,不如一言以盖之,右岸是布尔乔亚的,左岸是波西米亚的。看来巴黎这城,BoBo族最如鱼得水。
其实左岸的历史也颇为悠久,著名的索邦大学创建于十三世纪,十七世纪后左岸开始蓬勃发展,三百年间无数学者艺术家文化名流驻足于此,使得左岸充满了文艺自由清新不羁的气息,也催生出许多传奇的场所。
在巴黎市中心,几乎错过了所有地标景点。最著名的两个,我舍埃菲尔铁塔而取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所在的西岱岛位于巴黎第一区,它卡在塞纳河中间,形状恰似一艘两头尖的船,以数座桥连接了左右两岸和同在河中间的圣路易岛。它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脱离了巴黎无处不在的左右差异,连同岛上的建筑,都有一种超然左右的独立。西岱岛曾是巴黎的发源地,时光荏苒,如今岛上的建筑以历史性大建筑居多,除了巴黎圣母院,还有旧监狱、警察局、法院、教堂等。当然不乏街角的咖啡厅,使得这个古老的岛屿展示出它悠然的一面。
学生时代,巴黎圣母院西立面和圣马可广场平面、雅典卫城总平面、泰姬陵正立面、万神庙剖面一起,是外建史最爱考的几个手绘题目。少年时凭着死记硬背,考试安然过关。然而当初的记忆有多生硬,遗忘就有多迅速,本科毕业未几,那些经典就逐渐消磨在日常琐碎的工作生活中了。待到多年之后,当我逐一走过上面这些地方,学生时代的记忆隐隐重现,仿佛还魂一般和眼前身边的景致逐一对应上,年少时纸上谈兵那些看不懂的精彩有若灵光突现,瞬间理解并被巨大的愉悦和感动所环绕。经典便是如此,当你觉得它不过尔尔时,是你还不懂。
巴黎圣母院也是如此。至今我已经不太记得它室内的细节,包括那扇著名的玫瑰窗。前些年古典大教堂也算走过不少,令人记忆深刻的室内也有一二,但不是巴黎圣母院。它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经典的西立面。站到圣母院西立面的广场上排队等候进入的时候,是下午偏晚时刻,欧洲夏日的骄阳下圣母院的西立面一览无余,古典的上中下三段式,拱券逐层模数细分,圆形玫瑰窗居中,双塔高耸,哥特式的形制与韵律尽显眼前。
等候的这段时间,逐渐更吸引我的是广场上穿梭的人。巴黎美人盛名在外,眼前走过的众多女子,身形纤秾,装扮时髦而不刻意的,体态神态轻盈。旅游旺季的巴黎圣母院门口,并不能判定眼前经过的都是巴黎女子,但法国女生身形苗条纤细是出了名的。眼前来来去去的女生,相比在欧洲其他地方所见,确实人均小至少两个码,于是我一厢情愿地把大多数人认作是巴黎女生。
夏日的那个傍晚,那些裙裾飘飘定格了大教堂米黄色石材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