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牛津Oxford户牖

标签:
oxford牛津大学 |
分类: 英伦探幽 |
牛津大学博德利安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谁人风中傲立?
户,门;牖,窗。成体系的各流派建筑中,门窗都自成一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具装饰性,尤其是大门,往往形成建筑物的点睛之笔。检视牛津这组照片时,发现无意中门窗相关的竟占了多半,遂成此篇。
谈及牛津和剑桥,几乎直指两所大学,而不大让人想起与它们同名的这两个城市,然而两所大学之名确实得自于城市。尽管剑桥的地理范畴比牛津大不少,两个城市的中心区范围却相差无几。因为有康河穿城而过,剑桥中心区的城市脉络更为清晰,街巷也是小镇尺度。反而牛津中心区的主要城市干道明显比剑桥宽阔,感觉上规模也更大。
暑期的牛津,游人如织。时常同一场景,前几秒成群结队的人潮水一般哗地涌上来,人声鼎沸,后几秒又哗地一下褪去,周遭顿时寂静无声,很有些不适应。一些著名地标如牛津图书馆,门口早已排起长队,到售票口一问,原来许多人是网上预订,到此排队取票的,临时买票要排非常长时间。吸取在剑桥的经验,打算找一所学院进入参观,以避开人潮。奈何没有细作功课,暑期、又逢周末,圣三一、皇后学院等几个名头大的竟是一个接一个吃闭门羹,没头苍蝇一样在牛津街巷间乱撞。于是深吸几口气,不再求名气,只要是开放的学院,随便哪个,能进入便好。某个学院门口,终于看到可以入内参观的牌子,刚要踏入,看门人是个看上去有唐氏综合症的年轻人,口眼歪斜,说话和思维却有奇异的利落,略不耐烦的口吻很有些拽:我告诉你啊,这是间很小的学院。我极有耐心:没关系。能进吗?
就这样,一路寻寻觅觅,得进门处且进门,随手按下快门,很多都不知是什么地方哪所学院,却无意留下了许多美丽门窗的影像。
牛津处处古迹。一落车面对的这栋建筑,根本被我忽略掉了。后来才知,这里是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世界上第一座大学博物馆,也是全英国最古老的博物馆。
阿什莫林博物馆对面就是The Randolph Hotel的侧面。牛津中心区这间古香古色的小型豪华酒店,与我们认知中的朴素的大学城似有些出入,立即让我们意识到这里原来还是一座颇有历史的老城。
哥特式的殉道者纪念碑Martyrs’ Memorial,纤细秀丽,若没有人作参照会以为是非常巍峨的一座塔,就在兰道夫酒店正门对面。
希尔顿尼亚剧院Sheldonnian Theater,也算是牛津核心区的大建筑,走街串巷间很容易就撞见,这个角度看上去屋顶总像是缺点什么。
离剧院一箭之地的Radcliff Camera,牛津大学拉德克里夫科学图书馆,中译很多将camera译作“摄像机”,让人摸不到头脑,其实这个字是拉丁语,“房间”之意。牛津校区范围圆顶建筑不多,非常容易辨识。
拉德克里夫圆楼后面就是圣玛丽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此处登高鸟瞰牛津校区最佳,竟然路过而未进。
牛津大学博德利安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欧洲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除大英图书馆外不列颠的第二大图书馆。售票口排着长长的队,上前询问多数都是已经在网上预订,来此取票,遂断了入内参观的念头。图书馆是院落式建筑,朝内院大面积实墙,门窗洞口很少,古典建筑极少如此处理立面,是否数百年前兴建图书馆时就已经考虑到减小窗洞、减少直射光对书籍的损伤?
图书馆外立面细部十分耐看,以竖向线条为主,使得建筑物高大巍峨细腻纤巧兼具。
牛津也有一座叹息桥,与剑桥那座跨越康河的叹息桥相比缺了水流的灵动。倒是人潮耸动,唰的一下涌上来,又唰的一下褪去,空留寂静无声。
沿途各处随手拍下的大门,木质最多,其次金属镂空。每扇门都值得细细品味,石材门框、实木门扇太多细节,各部分比例完美。许多木门上还有金属徽章,不知是否学院徽纹。
多个学院门口,就这样吃了闭门羹。
最后获准进入的这个学院,已经不记得是哪一个,或许不止一个。绿色攀缘植物密密匝匝覆满了墙,也是牛津校园一景。
进入了某个学院的宿舍区,学生会客室,不对外开放,只隔了玻璃向内望了一眼。
这些美丽的门窗,优雅的石材门窗框线角,窗玻璃年代久远,层层叠叠的绿叶覆盖,只差一缕芳踪,简直就是古典小说中的场景。
学院内的学生宿舍,尽管大门洞开,每个门洞口都有Private的牌子,我连跨进一步都不好意思。门洞处挂着住宿学生的铭牌,呵,有华裔姓氏,看拼法还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何其令人羡慕。若时光倒流,努努力我也希望能在此间做个书院女,挥霍青春之余沾染一身书卷气。
某个学院的小教堂。好像也只有英国的小教堂内座位不是朝前方祭坛而是正对中轴线,而且室内多木饰。
学院内男生宿舍相邻的几个门,不知花木茂盛程度何以相差这么多。
宿舍区草坪,游人也有机会在此闲坐片刻。不大的庭院竟有悠远之感。
房前屋后花木扶疏,绣球开得正盛。
学院标识。
牛津街景,城市比大学更为悠久。这里不仅有优美的校园、幽深的小巷,也有生气勃勃的大街,更有这些引人入胜的古董店,我至今为路遇而未入耿耿于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