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折翼的天使基督城Christchurch(上)

标签:
基督城christchurch天使雅芳河新西兰南岛 |
分类: 闲叙南岛 |
第一次入城街景,道路两边也有一些坍落的建筑,整体感觉仍然是一座宁静优美的城市,尽管是震后。
酒店位于原来市区中心的北部,是座都铎式庭院酒店。进城前从前台要地图,是一张B5大小黑白打印的地图,与我到过的所有城市都不同。当时纳罕此举为环保,进了城才知,此城变化之大,还没有一份新地图可以表达清楚。
维多利亚广场旁的钟塔Flora Clock,折断的塔尖摇摇欲坠。
城中赌场Christchurch
Casino,一眼看去并无太多异常,细看外墙处有一些围挡和支架,遮住破损的部分。墙面的金色不知是图案还是剥落的外墙。震后就已经不再营业了。
老建筑的损毁情况严重一些。一些有历史的老教堂钟塔等多为砖木结构,整个高耸的顶部落下或是整跨坍塌。
城中高层建筑不多,损毁的建筑外窗以木板遮住。走着走着才发觉可怕,有些建筑外表并看不出受损痕迹。因为城中几乎无人,并不知道这些建筑是否完好,是否依旧在使用。
这一程,越走心情越沉重。通往市中心的任何一条路,稍走进去一点便被围栏断掉,里面是禁行区,满目疮痍。退回来,换一条路再往里走,还是禁行。至此,才明白为什么酒店提供的地图是一张小小的黑白打印地图----这里的状况与震前差异太大了。也明白了黑白地图上中心区周围的一圈虚线是什么----禁行区围栏示意,而实际的禁行范围非常广,已远远超出地图上所标。
这一段路几乎不再抬起镜头。从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如此死寂。成片的住宅区,有些损毁情况并不十分严重,至少从外表看不出----围栏内的树依旧茂盛、花依旧娇艳,蕾丝窗纱半掩,却已经空无一人。中心区的没有重建迹象,地震瞬间的杀伤力定格至今。所有公共建筑一片颓落,想是政府机构、企业办公率先撤离、商业难以重振,附近的住宅,即便没有完全毁坏,居民也很难再生活下去,跟着离开。曾经的繁华,曾经的花园之城,就这样成了一片空城,一片死寂之城!
这一程暴走,无数次被禁行标志阻拦,不得以朝城市更外围走出去,已经超出地图范围,使得所有人心情变得恶劣。同伴中开始有分歧,有人执意掉头回去,而我判断已经沿禁行区外围走了大半,再走下去,会兜回起始位置。最重要,不喜欢走回头路,也不想再目睹那让人窒息的死寂。于是大家分开行走。
终于走到某条街道上,街边开始零星出现咖啡店、快餐店。竟然还有一家赛百味店。店外展开地图看位置,一位路过的当地女孩停下来问是否需要帮助。我问她附近是否有商业中心或是餐厅之类,她说商业中心和餐厅都已经移到城市新区,这附近只有一些Café和酒吧,“都没有了”,她的声音柔和平静,逆着风,拂开遮到脸上的短发,拂不掉她眼中淡淡的伤痛。
空无一人的街道,路边出现了这栋建筑。基督城音乐学校,这座古典建筑的规模在这城中已经算是大尺度建筑了,毁坏非常严重。
围栏上是学校地震前的样貌。一条横幅让我感动不已:Christchurch
School of Music: still the best place to learn music.
建筑倒了,精神永远屹立!
英联邦的公交车几乎都是一样的。我怕打扰牛仔老爷爷开车,只对着空荡荡的车厢按下快门。
酒店这一区多是一两层的度假酒店和单层的花园洋房,除了高耸的教堂,损毁不严重,因而也比市区热闹些,每隔一段会有咖啡厅和酒吧。震后城市中心向这一区移了一些,正执周末,大家拖家携口,呼朋唤友。
大半天时间一直在走路,没有地方也没有胃口吃东西。回酒店发现朋友一家三口已回来。招呼大家到附近餐厅吃饭。这是酒店旁一处美丽花园内的日式烧烤餐厅,在新西兰吃日式烧烤是件颇奇怪的事情。然而一进去,小小酒店爆满,觥筹交错,笑语盈盈,经历了半日的沉重,落进这种氛围顿时不想离开。
狠狠叫了整套大餐。餐厅里客人多,本地人、游客,大家都不急,一杯餐前酒和同伴聊天。等侯的时间足够长,因而心情也有充足的时间舒缓。任外面凄风苦雨,室内温馨轻快。新西兰的海鲜肥美,肉食丰腴。第一道扇贝上来,舌尖轻触时,只觉得这世界真美好。朋友家九岁的小女生忧心忡忡问我:阿姨,你说这时候如果地震怎么办?我满足地咽下口中食物,笑吟吟对她说:姑娘,不管这些,先吃了再说。。。
韩裔大厨如杂耍一般在面前的烧烤台舞刀弄铲,最后一道食物奉到我们面前后,在每个人面前以盐瓶反手写下“thank
you”,始终笑意盈盈。
酒足饭饱后的世界都不一样。心满意足沿着街道散步。街边只寥寥数家店铺,却在打烊后依旧明亮。那暖暖的几片光,点燃了这冷寂的城。
酒店的餐厅门口,一辆BMW停下。气宇轩昂的老绅士走下车,拉开车门,出来的老太太衣饰精致,两人步履轻盈,携手步入餐厅。羡煞旁人。
Christchurch,我竭力捕捉这城的温暖和黑暗中的一点光明,尽管它其实非常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