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折翼的天使基督城Christchurch(下)

标签:
基督城christchurch集装箱市场灾后重建闲叙南岛 |
分类: 闲叙南岛 |
去集装箱市场的路上,脑海里还在拼凑这个市场可能的样貌:大量现成的集装箱堆集在一起的临时市场,交易一些震后人们日常所需的物品,杂乱却不失元气。。。到了这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色彩明快、呈组团布局、环境宜人的集装箱组成的市场简直是个惊喜,尽管后面背景仍是在地震中损坏的建筑物,这里分明就是一座充满创意的集市,没有丝毫临时凑合的迹象!
不仅建筑,连景观、围栏、垃圾桶、花池都是精心设计过。围栏不高,并不刻意掩饰后面的断墙残亘,以金属框架支撑,条状木板横向安装,留缝隙,看似简单,走上去触摸,木材表面处理光滑细致。
这个二层高的市场呈街区状布置,为店铺和餐厅。标准集装箱在两层平行或是垂直叠放,一层是店铺橱窗的位置采用了轻型钢结构,得以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集装箱表面喷涂不同颜色,标以店铺名称或是广告,明丽醒目。广告标识色彩都不恶俗,与整个市场风格十分协调。
餐厅、咖啡厅往往是组团的中心,旁边有空场,结合金属框架和景观,营造出吸引人驻足的公共空间。
这天是周末,多数店铺十点钟开门。时间快到了,已经有一些店铺开始营业。吸引人的橱窗,里面是满坑满谷的丰饶,却不杂乱。
集装箱市场挨着震前城中最大的百货店Ballantynes。今天这个百货店仍在营业,部分位于没有损毁的原建筑中,部分以轻型结构加建。
百货店加建部分,外墙是朴素轻盈的银灰色钢板,唯周边花团锦簇。
店铺还没有开门。从窗户望进去,开敞的空间、轻盈的钢结构,吊顶设备暴露,是节省造价的结果,却别具工业感的设计味道。近人的墙面地板色彩柔和、材质亲切。商品的选择、摆放讲究,一些耳熟能详的大牌在这里都看得到,不输任何一个城市的大型百货店。完全不是想象中交易生活必需品的临时市集的场景。
百货店开门前的十分钟,店员已经各就各位。化妆品柜台前的女店员最后一次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妆容。
集装箱市场呈街区状布局,在一些餐厅、咖啡厅等处空间节点放大,以聚集人群。走在市场中,如在街巷间漫步,适宜的空间尺度、讲究的建筑品质、赏心悦目的色彩和橱窗设计没有丝毫灾难过后的慌乱和权宜,令人感动的同时,更多是钦佩与敬意。
低造价和快速建设中,色彩的恰当运用是一剂良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如我,在经过成片的死寂后,为这片鲜活感动不已。
集装箱市场的原址就是基督城市中心震前最繁华的地区。著名的有轨电车从这里穿过。那场灾难后,一切止于这道围栏。
围栏背后一如我们前一天走过的区域,颓败死寂,这城的灾难定格至今。
这个抢眼的鲜红色建筑是间小小咖啡厅,上下四只集装箱叠放到一起。二层靠窗的位置永远不会空。
市场一角的公共卫生间,一个红色的集装箱改建而成。室内顶棚是裸露的红色集装箱顶板,墙面、卫生间隔断是没有任何装饰和表面处理的薄木板,钉子固定的痕迹暴露在表面。木板表面摸上去十分光滑,没有任何毛刺。洁具、管线明装,排布得整整齐齐。门窗、合页、水龙头等五金件品质优异。在这里,没有一分钱是被浪费掉的,整个建筑和室内装饰在造价、功能和视觉效果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这里甚至还有一个无障碍卫生间。看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看它的公共卫生间,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看它的无障碍设施。
雅芳河水依旧缓缓流淌,追忆桥Bridge of Rememberance仍然屹立。尽管市区满目疮痍,尽管这城的重建之路漫长修远,在这里不到一天的见闻,让我有理由相信,这城,终有一天,会如凤凰涅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