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补遗

标签:
斯德哥尔摩瓦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市政厅onwayto |
分类: 北欧向北 |
上: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下: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
久闻斯德地铁的盛名。在中央火车站下到地下铁去一探究竟,一直走到售票处。精彩部分在检票口里面,没有时间进去了。虽然这一路涂鸦般的内墙远不能和站台相比,匆匆掠过的行人和手持不稳却造就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Stockholm
Public
Library。今天看上去并无太特殊的这座图书馆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当时是创新,是古典建筑向功能主义的现代建筑转变的时期的代表作品。建筑师Gunnar
Asplund也是设计了斯库格林地墓地的建筑师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5d89fe01013awb.html。
这座图书馆的圆形顶部是一个高阔的开放式阅览室,层层叠叠的书架沿圆形墙壁从楼板到顶棚布满。这个室内空间的照片广为流传,每个爱书人见了都会忍不住惊叹。可惜到了门口却不得入----来的时间不巧,北欧的七八月份是度假月,连图书馆也放假关门。
图书馆一侧是一个开放式城市街心花园,面积不大,以长方形水池为中心。周边草坪上三三两两是晒太阳休闲的人们。
北欧尚俭,城市和人与他们的风光一样,清新自然。人人都知北欧是全球最富的区域,此地的街道和人身上却都少见遍布Logo的名牌,
然而处处是时髦气象。斯德是几个都会里面最具大城气质的,格外有种意气风发的时尚,街头的酷车也多。
瓦萨博物馆。中世纪沉没的巨型战舰瓦萨号Vasa于1961年打捞上岸,便在这岸边建了一个混凝土房子罩住沉船,连博物馆外形看上去也像一艘船。
打捞上来的战舰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馆中。数层高的空间罩住沉船,参观者可以沿着周边的楼层一层层从下而上细细观看。
船体细部。只有手工时代才有可能如雕塑一般如此细致地打造一艘巨型战舰。这样一艘精美的木质战舰,可惜刚一出港便沉没了。原因是船身重心太高。据说此舰在建造过程中,古斯塔夫国王看后认为不够宏伟,硬要加高,致使船体重心过高,下水不久便倾斜沉没了。看来好大喜功不独某国某一时期独有。
气势恢宏的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就在沉船博物馆旁边,可惜没有时间进取参观。
瓦萨博物馆位于动物园岛,出门就是水边,波光滟涟,对岸不知是哪一个岛屿,古典建筑鳞次栉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斯德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市政厅也让人联想起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府。
颜。瑞典美女高大健康,完全不被潮流左右。
穿过拱形柱廊进入内院,光线将四周环绕着的清水砖墙的细腻肌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引导我们参观的金发美女。
著名的蓝厅。每年的诺贝尔晚宴便是在此举行。顶部带型窗投下的一束光点亮了幽暗的空间。暖色的墙壁下面,凉滑的大理石地面如同水面,越发有威尼斯的味道。
精美的大理石柱廊、地面和红砖墙上细腻的图案线脚,在北欧地区不多见,反与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建筑看上去风格近似。
议会大厅,屋面的木质三角桁架和天花的彩画。木结构不止中国独有,类似的结构在西西里东岸城市墨西拿Messina的大教堂中已经让我震惊过一次。
过厅的天花和铸铁花窗。
蕾丝般精美的图案,如西班牙贵妇撩人的面纱。海盗出身的维京人也有如此细腻的一面。
这城到处是海水和阳光。斯德的确得天独厚。
酒店不在市区。中规中矩的红砖建筑因为有了光而动人。
绕到迎光的一面,两栋建筑彼此辉映,简直就是瑰丽了。
酒店旁购物中心外墙的开缝系统幕墙十分耐看,在这里,幕墙已经不仅仅是表皮,而是设计本身。
这里的店铺关门早。才不过六点钟,购物中心大部分店铺已经落闸,只有超市依旧营业。诺大的商业中心,如同关了门的游乐场,斜阳轻扫,光线在黑暗中跳舞,安静下面似乎在酝酿着什么,仿佛各种卡通人物和小丑随时准备出场。
天窗和擦窗检修马道。细看才觉出设计得巧,马道以圆心为中心,沿圆形轨道滑动,可以照顾到天窗范围内的每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