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贾平凹陈寅恪名字的读音
(2018-12-02 13:33:09)分类: 读书随笔 |
说说贾平凹陈寅恪名字的读音
文/忧者无忧
贾平凹、陈寅恪都是文化名人。我由于读书少,对他们的作品、生平了解甚少。不过,确实知道他们的姓名。
先前已知,社会上对贾平凹的“凹”,有不同读法。有的读[ao],有的读[wa]。读[wa]的理由是:贾平凹原名贾平娃,成名之后改娃为凹了。又者,“洼”在陕西方言中有低凹、凹陷之义。因而,“名从主人”,应读凹为[wa]。
据说,某电台播音员曾字正腔圆地读凹为[wa]。但现在权威的字典词典中,“凹”已只有[ao]音,而无[wa]音了。对社会大众来说,当然应服从权威,读凹为[ao]。
有大众,则有小众。小众是那些文化深、见识广的人。他们知道老贾小名,知道秦地方言,因而撇开权威,读[ao]为[wa]以见学问。
我理解,老贾若保留“娃”名,大众是不会读[wa]为[ao]的。但既已改“娃”为“凹”,理所应当改[wa]为[ao]。字已改而音不改,可乎?
我在琢磨老贾之“凹”如何发音时意外得知,另一位文化名人陈寅恪的“恪”,也有不同读法。
据说,陈的家人、亲属、弟子、学界都读“恪”为“确”。原因是,其老家江西修水,读“恪”为 [què]。
资料说,陈氏《族谱》中,“恪”字辈不下千人,其中六个“陈寅恪”。恪者,谨慎而恭敬也。识字读本中,“恪”的读音标作Ko,方言发音为“确”。
资料还说,陈寅恪英文、德文签名的“恪”,分别为Koh或Ko。若翻译成普通话,应读“客”[kè]而非“确”[què]。
但权威字典词典中,“恪”只有一个读音[kè]。如此,社会大众应读“恪”为[kè]。
两位文化名人的名字读音引发“争议”,盖因他们是文化名人。他们的名字是要流传后世的。有闲趣的“小众”为此理论一番,也是个闲趣。但对“大众”而言没啥可争的,读凹为[ao],读恪为[kè]是正理。
这个“争议”的要点,在于该不该把小众的方言转变或强加为大众的普通话。我的答案是不该。
据我所知,东北话里,R的发音为Y。如此,名字里的“仁”发音为“银”。东北“人”都是东北“银”。有个东北战友名叫“张仁川”,天南海北的战友叫他“仁川”而非“银川”,从未发现他指正过。
又想起那个“惠”姓来。在陕西某区域,读“惠”为“习”。但在全国各地,多读作“汇”。前几天在某企业,碰见两位惠姓女子。我想卖弄学问,问她们知不知道“惠”也读“习”,她们摇头。
(20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