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舍先生名字的读法

(2018-12-15 16:38:35)
分类: 读书随笔

老舍先生名字的读法

文/忧者无忧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舒”为汉姓,子女说满族姓氏为“舒穆禄”,启功说满族姓氏为“舒舒觉罗”。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2017218日晚播出的《朗读者》中,濮存昕朗读《宗月大师》,以及董卿在介绍时,均将老舍之读作四声shè。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人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三声)是念老舍shè

这个节目再次引发了对老舍之“舍”的读音争议:到底该读三声,还是四声?现今“舍”有两个读音,读三声时表示舍弃、施舍等,读shè时表示房屋、居住等。

有网络资料说:汉字简化之前,舍、捨并存。当初的“舍”只有一个读音shè,表示房屋、居住等。当初的捨,读音为三声,表示舍弃、施舍等。汉字简化时,把“捨”简成了“舍”,导致现今的“舍”有了三声、四声两个读音。

老舍之子舒乙在书中说,老舍13岁进入北京师范学校后,为自己取名“舍予”,一是把“舒”姓一分为二,二是取“一切为了别人,完全舍弃自己”之意。1926年,他又为自己取名“老舍”。

舒乙在《“老舍”这个名字该怎么念?》中称,老舍本人、老舍的好朋友、语言学家对舍字的读音,统一都是三声。

中国老舍研究会在官方微博发声说:“濮存昕先生确实将老舍先生的读音念错了,老舍的舍字读三声,舍弃、舍我的意思!”

有记者查到两个典故,证明“舍”应读三声

著名作家吴组湘喜欢作名字诗。一次曾作“老舍谢冰心”句给老舍看,老舍说:“从文字上看,此处的‘舍’只能念成shè,不过,那已经不是我了。”其中“老”与“冰”相对,“舍”与“心”相对。“舍”只能念四声(作“房屋”讲),而不能念三声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问相声艺术家、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老舍”读法,侯先生不假思索地答道:“名从主人,念老舍(三声)。”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13岁时的舍予也好,1926年的老舍也好,那时还未实行简化字。既然写做,就应只能表示房舍的shè”,而不会有舍弃的含义。如果要表达舍弃之意,当时便应写做

由此推论:当时的“舍予”或者“老舍”,很可能并无“一切为了别人,完全舍弃自己”之意。只是单纯把一个“舒”字拆分成“舍予”二字罢了。又者,那个“予”,为什么只做“余”、“我”解读,而不做给予、赠予解读呢?

为何董卿和濮存昕要读成shè呢?据老舍研究专家孙洁老师介绍,北京人艺有读“老shè”这样一个习惯,因为当初对舍这个字产生了误解。他们认为如果是“舍弃自我”这个舍,在繁体字里是有提手旁的,就是捨。濮存昕正是来自北京人艺。

除了老舍,还有一些大家的名字暗藏玄机,总会让很多人不敢张嘴。比如,陈寅恪(确音)、贾平凹(洼音)、夏丏(棉音)尊……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对这种现象也“打哈哈”、“和稀泥”:“(陈寅恪的恪)这字本来应该读kè,但在陈先生的名字中,大家都读què,所以我也跟着这么读了。”

老舍自己似乎也曾对自己名字的读音“和稀泥”。舒乙先生说:老舍自己虽是一直念三声,显然是取“舍予”中的原本含义,但也犯不上为了“老房子”而和朋友们伤了和气。

暂不管老舍的读音如何,只说老舍先生的“老舍shè”现有4处,分别位于北京、重庆、山东和伦敦。

北京故居: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购的一个普通四合小院。他在此创作了《茶馆》等20余部剧作。

老舍重庆故居位于天生新村63号,1943年与一家人开始在此定居,完成了《火葬》、《惶惑》和《饥荒》等长篇小说。八年抗战几乎全是在此居住。2012年正式更名为“四世同堂纪念馆”,面向社会开放。

老舍山东故居有两处。一是济南故居,位于历下区南新街54(今南新街58),其间生下了大女儿舒济。在这间小屋里,创作了长篇小说《离婚》、《牛天赐传》,以及收录在《赶集》中的大部分短篇小说。 二是青岛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2010年改建为“骆驼祥子博物馆”。1936-1937年间,老舍在此居住,完成了他“写作生涯的第一炮”《骆驼祥子》。

老舍伦敦故居位于圣詹姆斯花园31号,在英国担任讲师的19251928三年间在此居住,完成了长篇《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

郑重声明:上述言论所选资料均源自网络。我无力对其准确性权威性作出保证。

2018/12/15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