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羞的“方正”
(2011-08-14 11:36:16)
标签:
《新民晚报》方正县政府快乐男声玷污别墅楼盘杂谈 |
分类: 世事评点 |
蒙羞的“方正”
文、忧者无忧
本属褒义的“方正”一词,因了一个以“方正”命名的县城,蒙受了羞辱,形成了反讽。
近乎直白、临乎本源的“方正”二字,内涵如何,似乎不需要再做解释。汉、唐、宋、明、清有个选拔官员的制度,先后叫做“贤良方正”、“孝廉方正”;北大有个著名的公司,起名“方正集团”;有位开国少将,有位快乐男声,姓方名正。
我想,“方正”用于做人、为官、写字、起名、状物,都是褒义的,表达着向往而非摈弃,承载着喜悦而非郁闷。但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以及立碑后被披露出来的浓厚的“哈日”文化,“哈日”情结,着实让“方正”二字蒙受了羞辱。
恰如“忠贤”二字本属褒义,但如果联想到史上“名宦”魏忠贤的既不忠又不贤,那就有了贬义。
下面是我从《新民晚报》上摘出来的方正县的“哈日”言行:
1、在这块“方正”的地方,革命烈士墓已然圯败,但侵略者的“哭墙”却巍然屹立。
2、在这块“方正”的地方,“中日友好园林”只准日本人进出,中国人却望“林”兴叹。
3、还是在这块“方正”的地方,所有果皮箱都日文标注,绝大多数女孩弃国离乡争做日本媳妇。
4、方正县政府多年来灌输的“侨”文化,包括在日侨与普通公民方面的区别对待,早已在当地人心中形成了一种“哈日”的思维定式。
5、我们(记者)来到了位于城北的“侨村”。所谓“侨村”,其实是政府指导投资建设的一片独立别墅楼盘。在方正县,“侨乡”仅局限于日侨,“侨”的概念即代表了一种尊贵和富足。
6、方正县吉利村(满州国时日本人起的名字)又名“光棍村”。村内的男人对此大多捶胸顿足:“村里19岁以上的女人都嫁到日本去了,很多人是跟自己的丈夫离了婚,扔下孩子出国的。”
7、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团团长王选受访时表示,方正县政府在为“日侨”提供一切便利的同时,也给当地人灌输了中国人与日本人不平等的观念。。。使年轻人有了膜拜日本、仰视日本的观念。这是从骨子里开始的奴化教育。
明天,8月15日,又一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哈哈,胜利了吗,纪念什么?
“侨乡”方正县,又将如何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往年可能很轻松,今年可能很难过。
(2011-8-14)
想要插入个“大刀进行曲”,让“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但,新浪不提供。
新浪提供的有:婚礼进行曲,星条旗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麻将、幸福、爱情、锉冰进行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