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说上几句
(2011-08-17 12:27: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开博小记 |
0、“说上几句”久未更新了。整理几条在博评“说”过的,有点长度、厚度、浓度的言语,凑上一篇。
1、关于“拍砖”。某网友说自己是“专业拍砖”的,并因此被众多网友“黑”了。我如此回复----你的“专业拍砖”是自封的,所以,不被大家接纳。假如你是古代的诤臣、谏官,不去拍砖,则是失职。而诤臣、谏官,即使封你此称、授你此职的人,也常常难以容忍。我以为,拍砖有正义之拍、邪恶之拍、失误之拍。换言之,有阳光之拍与阴暗之拍。对喜欢拍砖或“专业拍砖”的人而言,也应该懂得、学会“自拍”!
2、关于“忠诚”。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忠诚,是指对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人民或事业的忠诚。一般而言,我们说某人是狗,不是赞他的忠诚,而是骂他的卑下。某网友在我的“方正”博文后留评:“狗是忠诚的,我不是狗,因而我不是忠诚的。”并用长长的反映日本在东北的“业绩”的文字证明:“没必要仇日,也没必要忠诚。”我回复说----我坚决相信你不是狗(想问而未问的是:狗不如你?你不如狗?)。所以,坚决相信你的不忠诚。但,还得看你把谁当作你的主人。你点评中流露出来的“殖民有功”论,“奴隶幸福”论,早就听说过的,呵呵。
3、关于“吃茶”。阿果说:“
4、关于“育子”。酸风用很长的文字“自责”不是个“好爸爸”。我有如下回复----我与妻子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不包办孩子的事。尤其是我,反复引导孩子:你的事情,最终由你决断,父母只为你提供负责任的参考。而且,决断之后的或好或孬的结果,都得你自己承担责任。你能不能形成理想的正确的决断,取决于你的领悟与感知能力,还有你的运气和状态好坏。父女的交流和沟通很重要。有时,因为种种缘故,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我亦如此。这些日子,写了“家有考生”多篇。之所以保留这些“思痕”,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阅读与感悟。这种并非即时的当面的“时空错位”的交流与沟通,应该是有益的。
5、关于“挫折教育”。酸风评论----我只想一个问题:我们当初是怎样成长的。我的父母是农民,他们对我是“放任”的自由成长,包括我在学习、政治上栽大跟头。但他们从未责备过我。想起作家刘心武说:他父亲跟他说,你要早倒霉,倒点大霉才好。当然,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倒霉。但个性很独特的孩子,不栽跟头?早晚的事,早栽,“输”得起。我的回复----非常感谢酸风的点评,读来有滋有味有收益。我自己,虽然也是在放养中成长,但似乎未栽过什么大跟头。可是,目睹许多人事,感悟许多道理,我深知:人在栽跟头之后才会变得更加成熟。一帆风顺的成长,常常会使人自我膨胀,缺乏抗打击、抗挫折能力。因为认清了这个理儿,我不时地对孩子提供些“警告”,以期引起她的注意。对孩子,我有着绵延不绝的爱,但,她不会得到我的溺爱。在孩子心目中,我是个冷淡、寡情的父亲。换言之,我可能是个“坏爸爸”、“恶爸爸”。
6、关于“进退两难”。邓是大力倡导年轻化的,但他自己并不年轻了。两届“中顾委”过渡性的制度设计,是他的重大贡献。他的“老而不退”,很大程度上关联着某年的“迟早要来的”风波。网友天一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我如此回复----
(2011-8-17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