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我如何“吃茶去!”

(2011-08-08 12:32:5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参悟

教我如何“吃茶去!”

文/忧者无忧

 

 

最早知道“吃茶去”,并且与参禅悟道联系起来,是在去年七八月份。当时,因为“个人问题”闷得慌,闷得紧,便与朋友开着车四处晃悠。某日,“晃”到了新建不久的横山寺,且在寺里“晃”了许久。

想要离开的时候,发现了山门左侧一面墙上的“宣传橱窗”(这是俗人俗语,不知佛家如何表述),于是驻足观看。“窗”里面有相关佛事的文与图,我对此比较感兴趣。

最后两块版面,便是图文搭配的“吃茶去”。读之,大有无以言表的感触。只因当时未带相机和纸笔,也就未能将其复制留存。此后一年间未曾再次探访,而“吃茶去”这三个字,以及这三个字触发的心动感觉,牢牢铭记并时时回荡在脑际。

前些日子,发生了一系列堵心的“时事”----而非“私事”,情不自禁便想起了“吃茶去”。我很想对这些“时事”视而不见,只管自个儿“吃茶去”。但,我实在无法对这些“时事”无动于衷,只管自个儿“吃茶去”。吃,还是不吃,成为一个问题,为此纠结不已。这也充分表明,自己远未“得道”。谁再说我“得道”,我就跟谁急!你才“得道”了呢。

“吃茶去”是一桩有名的禅门公案。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1000多年前的唐代,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从谂禅师请教如何是禅。

禅师问僧人甲:“你以前来过吗?”甲答:“没有来过。”禅师说:“吃茶去!”

禅师再问僧人乙:“你来过吗?”乙答:“我曾经来过。”禅师说:“吃茶去!”

引领甲乙僧人拜访禅师的监院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禅师说:“吃茶去!”

这桩公案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有人认为“吃茶去”这个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诸方广语》载马祖示众云: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这个“平常心”,这“六个无”,这出离荣辱、憎爱、悲欢的“禅悦”,我这个俗人很难做得到,根本做不到。

面对“私事”,我还是能够较好地调节心态,自在地“吃茶去”;但面对“时事”,我着实难以较好地调节心态,自在地“吃茶去”。

可是但是可但是但可是,无论面对“私事”还是“时事”,我一码儿想要“吃茶去”!不愤怒,不忧虑,不在意。。。。。。谁能告诉我:教我如何“吃茶去”?!

(2011-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很“字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