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皮”
(2011-05-30 08:54:5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笔 |
“两张皮”
文/忧者无忧
孔子与朱熹,都是中华文化名人。他们的著述,几百几千年地影响着中国历史。过去影响,今日影响,今后仍将影响。
读他们的文,会是一种感受;想他们的事,会是另一种感受。记得曾写过篇“孔子的伪德政”,说的是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初步结论是,孔子言行不一,属于“两张皮”。
新论坛有篇“朱熹与儿媳偷情知多少”的文章。文章认为,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的朱熹,曾诱奸尼姑及儿媳。
文章说,“庆元党案”中,其它一些罪名可能是政敌强加给朱熹的,但“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家妇不夫而孕”是真实的。案发后,朱熹给皇帝写了“谢罪书”“检讨书”,似乎默认了政敌的“指控”。
朱熹一边做着无道之事,一边擎着卫道大旗,并以伦理道德打击对手。在此之前,朱熹主导了“严蕊事件”。
台州知府唐仲友与朱熹存在学术分歧,相互看不惯。朱熹任浙东常平使巡行台州时,着手搜罗罪证并连上六疏(有说十疏)弹劾唐仲友,“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
请注意那个“淫”字,那是“疏”中的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朱熹下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致其“一再受杖,委顿几死”。
但严蕊任自始自终只承认陪酒,不承认上床:“身为贱妓,纵使与太守有染,科罪不致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污也!”.
并不明了朱熹其人、理学其意。望文生义,姑妄言之。
( 20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