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喜文化概说(散文)

(2018-12-14 00:49:28)

中国喜文化概说

朱文杰

http://s6/mw690/0024F1R4zy7pXfvYdoh85&690

http://s8/mw690/0024F1R4zy7pXfw5w6X67&690

喜,乐也,悦也,吉也。

    可以说:高兴而生喜悦。喜为吉祥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代表人的表情中喜怒哀乐的第一种表情。

其实,在各种语境中喜有各种意思,例如高兴、快乐、喜爱、喜庆的,就有《诗经·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易·贲》:“六五之吉,有喜也。”唐代韩愈《答冯宿书》:“然子路闻其过则喜;禹闻昌言则下车拜。”宋代苏东坡《喜雨亭记》(写于陕西凤翔):“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书·益稷》:“股肱喜哉。”《易·否卦》:“先否后喜。”《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三国时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西汉焦延寿《易林》:“宜昌娶妇,东家歌舞。宴乐有序,长乐嘉喜。”

嵇康还有《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说:“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这里 “祈喜”的“喜”通“禧”。

喜,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演绎新的符号。人们还为喜字创造了另外的符号。“禧”,原本是“祭神以求的福祉”的意思,由此引申出“吉祥、喜庆”以及“幸福”等义。如:新春佳节来临,有在门上或房梁上贴“禧”字的习俗。在百姓的心里,过年就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穿新衣,送礼物,吃饺子,放鞭炮,追求祥和、团圆的气氛。禧,一切应心,万事如意。
  
“天禧”是北宋真宗王朝后期的年号(1017 -1021年),运行了5年,并同时发行了“天禧通宝”古钱。“天禧”的理解,就是“天降之喜”或“天大的喜事”。

扬雄《文选·剧秦美新》:“百工伊凝,庶绩咸喜。”这个“喜”通“熙”。《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人命难知,计算喜错。”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涂瓮》:“火盛喜破,微则难热,务令调适乃佳。”这两处“喜”都当“容易”解。宋人汪洙《神童诗·四喜》中讲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把人的一生概括为四大“喜” 事,肯定不足以表达喜的广泛和普遍性,四大喜之排序也不是十分准。笔者以为:新婚之喜的洞房花烛夜,当然是人生的头等喜事。

婚庆之喜涉及到的喜,非常丰富。例如:婚前的订婚叫“订婚之喜”,婚庆之时迎亲车叫“喜车”,摆酒宴称“喜宴”,发出邀请函叫“喜贴”,送个红鸡蛋叫“喜蛋”,婚礼上点的红烛叫“喜烛”,还有“发喜糖、喜烟”,喝喜酒等,祝贺的话能带上喜字,就显得更喜庆,什么“喜结良缘” “新婚之禧” “芝兰之喜” “双喜临门” “喜结连理” “喜事成双”等,总之凡在婚庆前后沾上一点的都可以加喜字。

      喜神崇拜之源。 中国人爱敬神,有“各路神仙”之说。喜,是中国人俗称的五福之一,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五福之中,都有相应的神,但唯独“喜”没有具体的神。这咋办呢?因为“喜”从吉。“吉”为吉利、吉祥,所以老百姓也把喜神称为吉祥神,希望趋吉避凶,追求喜乐,即《说文•口部》所指的 “喜,乐也。”于是,就有不少地方臆造出一个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不具体指那个神。 

首先是婚庆之喜所拜的喜神。 有在婚庆前后祭拜中国上古神话中创世神和始祖神 “女娲” 的。《风俗通义》载:“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手捏为富贵者,绳抽为贫贱者。又将男女结配姻缘,再造人类,繁衍后代。”于是,女娲便成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将男女结配姻缘”的生命之神——喜神。

     有祭拜和合二仙的,看重“和合”二字的寓意,取百年好合之彩头。

     有祭拜月下老人的,月下老人又称月老,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

     还有南极仙翁,长相喜眉笑眼吧!以及求子观音,为的是早生贵子。地域不同,风俗亦不同,没有一定之规。喜神也是精神之神,无处不在,甚至有看谁最顺眼,最喜相,喜神就附在谁身上,

 上古神话中有个吉神叫泰逢,《山海经·中次三经》云:和山……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这是最早的喜神原形。
     
民间传说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相而封为喜神,又因她有长须,不愿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

 其实喜神的专司喜庆,除过人一生中遇到的重大喜事,如生小孩满月之喜、乔迁之喜、寿诞之喜外,还有戏曲之喜神。中国戏曲上的祖师爷也被尊称为“喜神”,就是梨园开创者的唐玄宗。他爱扮丑角,所以在中国戏曲中“生旦净末丑”以丑为大,亦有很多特权,为喜剧中人物。唐玄宗在长安建有梨园。

     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的。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婚礼中。

                            http://s14/mw690/0024F1R4zy7pXfzCZyJbd&690


                       http://s11/mw690/0024F1R4zy7pXfzZhRod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